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信息科技科學原理教學初探
——以《認識反饋》一課為例
摘要:本文以信息科技第三學段“過程與控制”模塊中的《認識反饋》一課為例,探究了在教學信息科技科學原理過程中,通過問題驅動,讓學生經歷技術“重新”發(fā)明的過程,從而逐步建構知識、理解原理,并將原理應用遷移到實際生活中,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科思維水平。
關鍵詞:科學原理;核心素養(yǎng);問題驅動;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4)16-0053-04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從信息科技實踐應用出發(fā),注重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導學生認識信息科技對人類社會的貢獻與挑戰(zhàn),提升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學科思維水平,體現(xiàn)“科”與“技”并重。(剩余4140字)
目錄
- 從“學編程最好從匯編開始”說起...
- 走向國際共識的中小學AI教育...
- AI賦能于教師的價值感增強生成...
- 教育漫談: 暑期培訓引發(fā)的思考...
- 以偏見為方法,以學科入正見...
- 強化問題體驗,深化網絡認識...
- 原理探究:探索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 “科”“技”并重理念下的初中信...
- 《家電的遠程控制》教學案例...
- 項目式學習在初中信息科技課程中...
- 聚焦真實性學習的初中信息科技項...
- 指向初中生計算思維發(fā)展的可視化...
- 大單元視角下初中信息科技Pyt...
- 大概念視角下的高中信息技術項目...
- 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高中信息技術...
- “人工智能預測出行時間”主題教...
- 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信息科技科學...
- 新課標視域下信息科技學科核心素...
- 新課標視域下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任...
- 新課標理念下的物聯(lián)網模塊教學實...
- 微課程教學法視域下的古詩詞教學...
- 微課程教學法與AIGC的不解之...
- 五育融合視域下初中創(chuàng)客項目式課...
- 信息科技與傳統(tǒng)文化跨學科融合的...
- 跨越數(shù)字鴻溝:教育數(shù)字化助力區(qū)...
- 基于SVVR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在...
- 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 聚能賦技:走向理解的團隊教研模...
- 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背景下欠發(fā)達地區(qū)...
- 數(shù)字素養(yǎng)培育的國際趨勢對我國中...
- Nagios網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教育...
-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與STEAM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