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扎實推進學校法治教育 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yǎng)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法治文明歷史,禮法治國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歷史智慧?!奥《Y至法則國有常”,荀子深刻闡釋了禮法治國的道理。漢律、唐律是漢唐盛世的重要治理基礎。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蘇格拉底提出過一個著名命題“守法即正義...
卷首論語
-
-
《中外歷史綱要(上)》中法治史的內容、特點與教學建議
編者按 黨中央十分重視法治教育工作。中小學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思維養(yǎng)成、法治觀念樹立的重要載體,學校應在當前思政課程中的法治教育內容基礎上,以憲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權利為核心,研究構建全學段、一體化的法治教育體系,推進法治教育落實。根據學生認知...
-
基于大單元的法治教學策略探析
[摘要] 素養(yǎng)時代呼喚教學設計應從關注知識點轉向關注大單元。七年級下冊“走進法治天地”單元是初中法治教學的起始單元,文章以該單元為研究對象,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提出了優(yōu)化法治單元學習目標、深化法治單元學習活動、活化法治單元作業(yè)設計的大單元教...
-
指向法治意識培養(yǎng)的班級文化活動設計研究
[摘要] 研究以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為目標,通過各類班級文化活動的設計進行實踐探索,提出了舉辦法治文化活動、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制定班級自治公約、設計法治主題班會,以及融通家校社教育合力等實施建議,以全方位內化法律知識、體驗式進階法治意識、具身化提...
專題聚焦
-
高質量項目化學習的應然轉向與實然策略
[摘要] 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高質量的項目化任務。以“兒童甲骨文活動項目”為例,結合高質量的項目化學習內涵和內在邏輯,研究厘清其應然轉向,從照本宣科往主動結合地方資源內容轉變、從教師為主體往學生主動參與轉變、從簡單的符號體驗往培養(yǎng)價值...
-
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下中小學生命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推進理路
[摘要] 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時代主題轉換明確了基礎教育擴大普及、質量提升的未來圖景。高質量推進中小學生命教育勢在必行。就生命教育現狀來看,仍存在對生命教育的理解浮于表層、課程內容單薄且較為局限、尚未生成多方共通的合力等問題。結合教育生態(tài)學的相...
-
高中生物學教學的高質量情境創(chuàng)設研究
[摘要] 創(chuàng)建高質量教學情境是指向深度學習、落實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也是適應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本方略。創(chuàng)設高品質教學情境應注重其內在邏輯中的連貫性、地方性、啟發(fā)性和沸騰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創(chuàng)設高品質的情境時整體歸納教學內容,創(chuàng)...
課程導航
-
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研學”課堂構建探微
[摘要] “研學”課堂有利于學生從淺層學習向深度學習轉變。針對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淺層化學習、研究意識薄弱等問題,依據深度學習理念,嘗試構建基于研學的課堂教學,倡導師生共研、共學,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核心,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
-
-
基于審辯思維驅動的歷史解釋教學設計
[摘要] 基于審辯思維驅動的歷史解釋,在教學設計上要引導學生發(fā)現新史料、反思舊史觀、提煉新觀點、涵養(yǎng)新素養(yǎng)。以高三復習課“美國的聯邦制及共和政體的確立”為例,通過舉案說法闡析審辯思維素養(yǎng)何以養(yǎng)成和提升。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涵蓋構建脈絡、整合線索、審...
名師課堂
-
不同課程標準下的同篇異構及反思
[摘要] 研究基于《兵車行》的三個課例,分析三種不同的教學理念,既表現出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傳承發(fā)展,也體現當下新課程的教學設計特點,包括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的設置、語言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同水平的評價嘗試等。從情境設置、任務建構、評價配套等...
-
基于形象思維訓練的寫景狀物散文教學策略
[摘要] 形象思維是語文思維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寫景狀物散文是形象思維培育的重要載體。目前,中學寫景狀物散文教學存在機械規(guī)訓、以講代悟、固化思維等問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要求,研究整合《濟南的冬天》 《紫藤蘿瀑布》等寫景狀物散文課程資源,構建...
-
-
指向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摘要] 教師在教學中應依據生物學事實,運用不同的科學思維方法,幫助學生構建和深入理解生物學重要概念,以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以“染色體數目變異”教學內容為例,通過列舉事實感性認識概念、透過生物學事實理性認知概念、遷移運用生物學現象內化...
-
-
興趣導向教學法在汽車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 中職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面臨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匱乏的問題。學生在專業(yè)技能上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對專業(yè)技能課的實操過程有一定的基礎,因而在專業(yè)英語的教學中將興趣導向教學法加以應用,根據學生與周圍事物的喜好和課程本身進行頂層設計,使...
課程教學
-
-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德育內容分析
[摘要]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 年版)》課程目標中明確體育品德為三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小學學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關于德育方面的內容描述,本文分別對2001年版、2011年版、2022年版頒布實施的《義務...
-
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培育新時代好少年
[摘要] 革命傳統(tǒng)教育是德育內容之一,是立德樹人的核心。由于西方文化的影響和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受到很大程度的沖擊。作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主力軍,學生有義務繼承并弘揚革命傳統(tǒng)。無錫市東絳實驗學校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堂到課后,從校內到校外...
-
學校教育風險的類型劃分與治理策略
[摘要] 學校教育風險類型包括教育教學中的風險、組織管理中的風險與考核評價中的風險。風險意識薄弱導致管理頻現漏洞;危機處理緩慢導致輿情不斷發(fā)酵;治理經驗不足導致難以有效治理。本文針對以上問題提出治理策略:提高教育風險防范意識、建立校園風險應...
熱點透視
-
“心理描寫與神態(tài)描寫”體驗式寫作指導案例
[摘要]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以傳授寫作知識為主,這些寫作知識往往是概念性的、去情境的、公共性的,很難直接轉化為每個學生的寫作能力。體驗式寫作教學,教師系統(tǒng)設計、實施體驗活動,生成寫作內容,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體悟寫作技巧,內化寫作經驗,形成寫作能力...
-
“線”互動“云”分享,“疫”起克時艱
[摘要] 線上教學時教師要適時應對,發(fā)揮思政課程優(yōu)勢,助推班級育德育人。本研究基于一年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注重多維度融合、多樣化形式設計線上道德與法治活動作業(yè);借助釘釘、美篇等平臺,實施道德與法治活動作業(yè),實現內容靈活化、呈現個性化、...
-
以“無紙筆化”測評活動構建伙伴式數學學習關系
[摘要] 為落實“雙減”政策,蘇州市吳江區(qū)東太湖實驗小學積極開展二年級數學期末“無紙筆化”學科素養(yǎng)測評活動。經實踐,探索出了組建和融的學習共同體、設計豐富的活動任務、呈現多元的效果評價等實施策略。此次測評活動有助于構建伙伴式學習關系,提升學...
-
-
“雙減”背景下鄉(xiāng)村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摘要] “雙減”背景下,鄉(xiāng)村小學校園足球得到普遍開展。發(fā)展校園足球,可以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校園活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當前,鄉(xiāng)村小學校園足球的發(fā)展過程中,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場地設施不齊全等問題。本文以連云港市寧海中心小學校園足球開...
-
發(fā)現美,欣賞美: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 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有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和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與新課改倡導的素質教育理念相吻合。研究指出鑒賞教學的本質內涵,并根據學科特點,運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強化理論指導、創(chuàng)設優(yōu)質情境、開展交流學習、實施拓展訓練等手段...
-
項目式學習: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勞動實踐
[摘要] 研究以項目式學習推動學校勞動教育的落地,在實施中通過激發(fā)興趣,明確任務;架構目標,明確價值;提煉主題,明確路徑;形成措施,明確支持四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讓兒童獲得真實的勞動體認,實現勞動育人。同時,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勞動習慣,推進種植項目,...
學科素養(yǎng)
-
開發(fā)故事課程 促進學習適應
[摘要] 基于幼小銜接時期學生的學情和需求,廣州番禺區(qū)市橋中心小學開發(fā)并實施了“故事課程”,該課程主要包括講故事、讀故事、寫故事、說故事、畫故事、編故事等活動;同時注重結合學科課程,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多元評價。“故事課程”的開發(fā)...
-
-
“精準教、個性育、自主學”智慧課堂教學實踐
[摘要] “雙減”背景下,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小學在前沿教育視域下進行了課堂教學范式變革。研究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以評價實踐為助推,努力推進教學改革,將智慧平臺作為主陣地,大膽嘗試“精準教、個性育、自主學”智慧課堂探索。通過改變課堂范式,從源頭上...
校本探索
-
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導學案的創(chuàng)新設計
[摘要] 導學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升新時代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本文以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導學案設計為例,通過闡釋導學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設計,分析知識鏈接案、自主預習案、課堂導學案、練...
-
多元·生本·體驗:構建習作評改新模式
[摘要] 研究在習作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將所學的語言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利用評價幫助學生了解寫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改正的同時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實踐中總結出創(chuàng)建多元評改模式、實施生本評改模式、體驗多樣評改方式等評改措施,在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自信心的同...
特色樣態(tài)
-
農民畫“非遺”課程開發(fā)指南建設的思考
[摘要] 美術資源要想轉化為美術課程,就必須圍繞課程目標來轉化。本文以縣級“非遺”農民畫為例,依照《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構建農民畫“非遺”課程開發(fā)指南,形成核心素養(yǎng)和學科大概念目標體系,從而為農...
-
“5+2”背景下的學校體育社團活動
[摘要] “5+2”課后延時服務對于學校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各校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探索與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把握好一個基本原則,即“5+2”課后延時服務不應該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而應該拓寬學生的興趣面。本文從“5+2”課后延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