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希望
——基于魯迅與本雅明文本的比較研究
摘 要:魯迅與本雅明都對未來樂觀的許諾保持警惕,但同時又都持有某種希望。魯迅與本雅明的希望不針對未來,而針對現(xiàn)在。希望的動力來自對過去受難史的記憶。記憶者通過反復挖掘記憶,重新思考當下與過去的關系。在處理記憶與希望的方式上,魯迅和本雅明成了嚴格意義上的同時代人。
關鍵詞:魯迅;本雅明;記憶;希望
“希望”問題古已有之。(剩余5803字)
目錄
- 漢語詞匯化歷時考察...
- 《寧波小說七日報》啟蒙意識及其...
- 晚清白話文運動時期的老舍小說創(chuàng)...
- 記憶與希望...
- 論許杰鄉(xiāng)土書寫的悲劇色彩...
- “欲望之城”與“蘇味之鄉(xiāng)”...
- 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留學體驗與海洋書...
- 生態(tài)理性對經(jīng)濟理性的救贖:安德...
- 淮軍軍事改革新探:以常勝軍為發(fā)...
- 何孟雄理想信念生成的歷史性考察...
- 民國時期中等學校導師制施行過程...
-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道德與法治...
- “兩山”理念立體化融入高職院校...
- 大思政背景下高職輔導員與思政教...
- 高質量發(fā)展背景下高校“歷史地理...
-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我...
- “五個認同”系統(tǒng)論:鑄牢中華民...
- 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 用“兩個結合”優(yōu)化高校思政課話...
- 國家安全教育融入“大思政課”建...
-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非遺進校園”...
- 黨史教育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
- 新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
- 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路徑探新...
- 圖像敘事賦能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
- 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科學內...
- 數(shù)智賦能社區(qū)養(yǎng)老:價值、問題與...
- 農耕文化滲透于幼兒園美育活動的...
-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師幼互動提升策...
- 親子活動對兒童社會情感能力影響...
- 小學校園閱讀生態(tài)的構建路徑研究...
- “三位一體”教育督導體系建設視...
- 小學科學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解讀...
- 地域文化與中小學研學旅行融合發(fā)...
- 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的困境與對策...
- 小初銜接階段文言文教學研究...
- 高中地理教師命題能力提升策略研...
- 史料實證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歷史作業(yè)...
- 我國與愛爾蘭《高中歷史課程標準...
- 基于心理資本的高職大學生就業(yè)心...
- 基于勞動關系管理視角的“勞動法...
- “雙一流”背景下學科精神引領師...
- 管理學概念教學的挑戰(zhàn)與改進策略...
- 人工智能賦能城鄉(xiāng)規(guī)劃專業(yè)本科設...
-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
- 四川省工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本科...
- 基于跨界融合的應用型高校藝術人...
- 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校本培訓的現(xiàn)...
-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
- 關鍵事件促發(fā)新手教師改變的敘事...
- “互聯(lián)網(wǎng)+”賦能鄉(xiāng)村教師專業(yè)發(fā)...
- 聽障大學生“平等”價值觀教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