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大丈夫當如是——循跡憶恩師
在暑假,為恩師班華祝壽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今天,卻已陰陽兩隔。我始終難以接受,這一偉大的心靈,何時悄無聲息地收起了自己天才的翅膀,忽而又展開另外的、看不見的羽翼,御風而去,消失在“未知之鄉(xiāng)”。心中,悲痛之余充滿肅穆和誠摯。 縱觀先生一生,作為...
卷首語
-
致敬,只為那美好的相遇
2022年11月27日凌晨,我國德育理論界的學術泰斗班華先生因病辭世。先生是《中小學德育》編委會主任,因工作原因,有緣和先生多次交往。傷痛之余,過去的一幕幕不由浮現(xiàn)在了眼前。 2013年初,我約請先生為新設欄目“學人論德”寫一篇千字開欄小文...
-
將“人”寫在中國大地上的教育學
摘 要班華先生作為新中國第一代教育學人、中國心育論開創(chuàng)者、班主任理論與實踐研究開拓者,其學理獨樹一幟,其論著葳蕤繁祉。先生畢生扎根于中國教育大地,開拓班主任理論與實踐體系,力爭將“人”字寫實。在深研班主任理論與實踐基礎上,先生開創(chuàng)現(xiàn)代德育理...
-
以德育融合成就完整生命
摘 要作為在心理-道德教育、師德建設、班主任專業(yè)化等研究方面卓有建樹的當代重要的德育研究者,班華教授從教育的完整性和對人的精神關懷出發(fā),倡導德育走向融合、教師要做自覺的教育者、實現(xiàn)師生共同的道德成長,這些主張背后內隱著“師德德育一體化”的價...
-
班華先生教育思想的中國品格
2022年11月27日凌晨,班華先生因突發(fā)心梗不幸離世。噩耗來得如此突然,讓人難以置信!因為我們剛剛與江蘇省教育報刊總社完成先生“蘇派教育名家口述史項目”的錄制,先生慈祥的笑容歷歷在目,先生對自己所經歷的中國教育和教育思想發(fā)展歷史的講述言猶...
-
多學科視野話心育
“欲事立,須是心立?!薄督】抵袊袆印獌和嗌倌晷睦斫】敌袆臃桨福?019—2022年)》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問題。當下,疫情波動疊加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使“心”的安放問題再次凸顯?!靶摹笔嵌鄬W科的交點,培養(yǎng)有“中國心”的時代新人是落實立德樹...
本期視點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的德育啟示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對于中國德育具有重要理論啟示。在培養(yǎng)目標上,中國德育要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中華文化基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文化底色上,中國德育要堅實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基礎上;在德育智慧上,中國德育要深入汲取...
-
時空轉化:為教育時間增能
摘 要作為教育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教育時間與教育空間內在統(tǒng)一、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當前教育時間存在單一化、機械化和權威化的異化現(xiàn)象,亟需關注并消除。基于“教育時間的空間作用”和“教育空間的時間作用”的時空轉化機制,消除教育時間的異化現(xiàn)象可...
-
現(xiàn)象學視角下兒童“舉手”行為的多維探析
摘 要“舉手”作為一項常規(guī)的師生互動方式,不僅推動著教學活動的展開,而且還伴隨著兒童個體的體驗。通過案例呈現(xiàn),可以觀察到學生“舉手”行為的多重意義。在課堂上,“舉手”這一行為是同伴“身份”維持的手段,師生關系“聯(lián)結”的表達,也是“自我存在”...
探討
-
-
“夢享小城”涵育兒童勞動成長
摘 要“夢享小城”勞動課程統(tǒng)整已有的校本勞動教育實踐,將校園表征為微型社會“小城”,讓學校變?yōu)槌鞘?,學生成為居民,使課程成為勞動實踐體驗過程,通過五尚夢想體驗館、項目式體驗學習、創(chuàng)新綜合評價,賦能學生主體成長。 關 鍵 詞 勞動課程;勞動課...
-
-
指向素養(yǎng)培育的高中勞動課程實施方式探新
摘 要回應新時代勞動教育新要求,基于“勞動立校”校本勞動教育實施基礎,以培養(yǎng)新時代有未來科學家和工程師潛質的人才為目標,創(chuàng)新勞動課程實施方式。注重適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開發(fā)“創(chuàng)造+”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多場景勞動空間,技術賦能多元綜合性評價,促...
-
-
校本勞動教育評價指標的建構及機制
摘 要建構勞動教育評價指標是完善勞動教育體系的必要舉措。評價指標的建構,理論上由行為導向和成果導向指引,分別指向“人”“過程”和“事”“成果”四個維度,針對的是目標達成的主客觀條件、方法和結果。按照學校勞動教育要素的實際功能,評價指標由校本...
道德領導力
-
-
從“依標據本”走向“依標用本”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標的頒布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修訂已全面啟動。在這一“新舊”過渡階段,教師須“依標用本”改進教學,把握課程內容“同心圓六領域擴展”“縱向線四學段銜接”“橫向面多主題分布”的建構邏輯,立足素養(yǎng)目標和學業(yè)質量要求落實素養(yǎng)導...
-
-
道德與法治微項目化學習初探
摘 要微項目化學習作為項目化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是促進素養(yǎng)落地的重要教學載體?;谡n標把握單元內容結構,提煉課時核心概念,圍繞核心概念設計微問題,創(chuàng)設真實的任務情境;并搭建任務支架促進主體思維表達,以微評價深化價值體認,從而將低階認知“包裹...
-
-
高中思政課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閱讀式學習探索
摘 要高中思政課教學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閱讀式學習,指向政治認同素養(yǎng)提升,精選閱讀經典篇目;以議題統(tǒng)領閱讀問題和任務,深化學生的理論理解與意義建構;拓展閱讀表現(xiàn)評價,激發(fā)觀點表達與價值認同,推動學生深度學習、理解、信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課程育德
-
-
接納·共情·溝通
摘 要親子關系的復雜性,是父母與孩子存在認知偏差、情緒管理能力不足和缺乏有效溝通所致。通過培養(yǎng)接納力,提升共情力,優(yōu)化溝通力的實踐與探索,嘗試總結改善親子溝通技巧新路徑。 關 鍵 詞 接納;共情;溝通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
-
-
給孩子的“心”裝上一根彈簧
摘 要青少年時期是人心理成熟和發(fā)展的關鍵期,此時多數(shù)孩子易陷入“玻璃心”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學生脆弱心理,巧用“3I理論”,挖掘支持資源;鼓勵“對事不對人”,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創(chuàng)建“幸福博物館”,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有效擺脫消極情緒困擾,走出心理危機,...
-
-
教育戲劇在主題班會課中的應用探究
摘 要教育戲劇是發(fā)揮班會課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徑,在班會課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將教育戲劇應用于班會課的可能范式,通過“啟-呈-轉-合”四個環(huán)節(jié),以問題為導向,在演繹和體驗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建構知識并利用所學解決問題,提升班會課的育...
學生發(fā)展
-
眼鏡,想說愛你不容易
【案例描述】 四月中旬的一個中午,高二女生江江(化名)走進咨詢室,微笑著和我打招呼,給了我很好的第一印象。她高高瘦瘦,皮膚白皙,戴著一副圓形黑框眼鏡。安排她就坐后,沒等到我開口,江江就主動訴說自己最近狀態(tài)非常糟糕,尤其近兩周一直很痛苦,特別...
案例
-
送“星星”回家
小李是大家眼里的特殊生。確實,她挺“顯眼”的,每天被父母送到學校后,就站在校門口,怎么也不肯進教室,雙眼直勾勾張望著校外的人來車往,雙手不停拽著衣角,松開又擰上,擰上又松開,反反復復,不知疲倦。誰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想什么,她就這樣一直站著...
敘事
-
國家認同、文化自信與良師擔當: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底色選擇與模式創(chuàng)新
摘 要中國式現(xiàn)代化背景下,國家認同、文化自信和使命擔當是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核心指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對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問題和新思路。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qū)師德論壇聚焦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與大國良師的國家認同、人類命運共同...
會議綜述
-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qū)師德論壇順利舉行
12月17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qū)師德論壇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華南師范大學、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教育及青年發(fā)展局主辦,以“國家認同·文化自信·良師擔當——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使命與創(chuàng)新”為主題,探討如何樹立廣大教師的國...
-
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
近日,為統(tǒng)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切實發(fā)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全面增強思政育人效果,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通知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要求三個部分,指出共同體自2022年起每兩年為一個周...
-
李鎮(zhèn)西:提高教師的社會與情感能力刻不容緩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原校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李鎮(zhèn)西指出,長期以來,一些學校教育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傳授,忽視社會與情感能力培養(yǎng),造成一些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不足,導致了一些消極的社會現(xiàn)象?!半p減”實施以來,我國教育面貌發(fā)生...
-
父母是少年兒童最主要的榜樣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學生中開展的有關“榜樣”的調研顯示,少年兒童心目中排名前10位的榜樣分別為父母、老師、運動員、同學朋友等同齡人、英雄或功勛人物、科學家、歌手、演員、文學家藝術家思想家、政治軍事人物。數(shù)據比較發(fā)現(xiàn)...
-
楊業(yè)華,唐電:時間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重要技藝
楊業(yè)華,唐電在《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2期《思想政治教育時間性的四重維度》一文指出,從本體論的維度,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存在與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一于時間之中;從認識論的維度,時間是認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維度,要從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
-
田友誼,李婧瑋:以教育評價促進職業(yè)啟蒙與勞動教育新發(fā)展
田友誼,李婧瑋在《教育科學研究》2022年第11期《職業(yè)啟蒙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的價值創(chuàng)生及路徑探尋》一文指出,職業(yè)啟蒙和勞動教育對中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二者在培養(yǎng)目標、教育內容、實踐方式上具有內在關聯(lián)性。以勞動教育為載體提升學...
-
芬蘭:現(xiàn)象教學是一種適合21世紀學習者的方式
芬蘭國家課程改革以全球化為背景提出現(xiàn)象教學?,F(xiàn)象教學以面向未來與生活、以培養(yǎng)橫貫能力為核心、植根于本土情境為外部特征,內含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社會建構、主張有助于學習發(fā)生的回應型師生關系、倡導實踐創(chuàng)生依賴于教師對課程的反思與變革等內在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