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詢文學與人生的智慧
一
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學教育注重文學的思想性,而思想性又常常被簡化為“歌頌了什么”“暴露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顯示了什么”,等等。這樣的簡化固然有助于青少年接受統(tǒng)一思想的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標準答案,卻也必然使文學喪失原有的活力。尤其是在新一代青少年越來越具有批判意識、開放意識、個性意識,對于文學的看法也越來越不拘一格的今天,如何使文學教育回歸應有的豐富性,怎樣在文學經(jīng)典的個性化閱讀與思考中去尋找、感悟人生的五味俱全、世界的光怪陸離,已經(jīng)成為難以回避的課題。(剩余12700字)
試讀結束
目錄
- 乾、嘉、道、咸時期的宮廷演劇...
- 關愛陶化二十年...
- 心靈的探尋者...
- 三次相遇...
- 個人記憶的倫理責任與精神脈搏...
- 么書儀學術年表...
- 探詢文學與人生的智慧...
- 純粹有多美,自由有多貴...
- 文學批評需要持續(xù)的“自我革命”...
- 不放過問題不回避材料不嘩眾取寵...
- 安穩(wěn)的空間、不安的歷史與茫然的...
- 最后一個夏天...
- 從“故事”到“寓言”...
- 關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美丑...
- 《莊子·秋水》義理探...
- 大單元教學的反思、界定與實踐...
- 以學為本:劉增杰老師印象...
- 亦嚴亦慈的恩師...
- 從“精神之父”到“生活之友”...
- “發(fā)現(xiàn)史料是為了認識史料,闡釋...
- 王安石與曾鞏...
- 《阿Q一百年》寫作過程的回顧與...
- 張夢陽《阿Q一百年》的學術價值...
- “精神典型”的提出及其展開...
- 六朝煙雨碑拓傳奇...
- 我用我的杯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