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毛澤東“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思想 的源頭與實踐
[摘要]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思想有其豐富的理論源頭。一是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時研讀到的包爾生在改造邊沁、密爾的功利主義基礎上所倡導的目的論的個體自我實現(xiàn)論;二是《共產(chǎn)黨宣言》所強調(diào)的共產(chǎn)黨人在為...
-
毛澤東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奠基性貢獻
[摘要]毛澤東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偉大奠基者,深刻影響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對傳統(tǒng)道德倫理體系的解體與近現(xiàn)代各類道德哲學的傳播,毛澤東自覺將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與近現(xiàn)代中國的道德問題相結合,并在無產(chǎn)階級革命進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道...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倫理意蘊
[摘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主要是一種道德要求,其要義是要求我國社會各界自覺熱愛中華文化,自覺敬畏中華文化,自覺踐行中華文化蘊含的正確思想理念、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對中華文化形成正確的道德態(tài)度。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大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
-
新時代師德師風的建構邏輯
[摘要]師德師風及其建設,應避免停留于現(xiàn)象描述和空洞敘事,應從其底層邏輯上進行哲學思考,以探知師德師風的本質及其建設規(guī)律。師德師風建設既是一個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各司其職、協(xié)同共治的主體性活動,也是一個需要政治、德治和法治三足鼎立支撐和三位一...
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研究
-
倫理的三次覺醒
[摘要]倫理是“是”實現(xiàn)其“應當”的生活實踐,也是“應當”揚棄其“是”的歷史進程。它體現(xiàn)為三次覺醒:第一次覺醒(自然主義謬誤的提出)表明,整體倫理遮蔽了事實與價值的區(qū)別;第二次覺醒(人為主義謬誤的倫理診斷)指出,分析倫理隔離了事實與價值的聯(lián)...
-
羅國杰對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
[摘要]羅國杰教授作為中國當代著名倫理學家、新中國倫理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自主知識體系包括學科體系、理論體系和教材體系作出了杰出貢獻。就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而言,他嘔心瀝血積幾十年之所成,帶領...
倫理學基礎理論
-
論儒家“道德主義”思想的特質及現(xiàn)代價值
[摘要]學術界過于寬泛地理解“道德主義”或“泛道德主義”,如果以此來概括儒家乃至中華文明,則無疑是一種貶損,但這個已被污名化的標簽在道德虛無主義時代卻有著意想不到的積極價值。道德本乎天,故以道德來評判一切的道德主義,實則道法自然。包括殷海光...
-
孟子“仁”與“義”美德倫理學的理路及其問題
[摘要]孟子的“仁”“義”觀念分別指示出美德的根源以及美德行為的呈現(xiàn),以此為核心的孟子式美德倫理學的基本理路有三:一是美德是人類特有且應有的生活方式;二是諸美德各有其特定的道德含義,并構成具有層次和結構的美德體系;三是美德應該依次呈現(xiàn)于家庭...
-
論蒙培元的儒學情感理性思想
[摘要]蒙培元先生的儒學情感理性思想的核心是“情即理”,它既不是情感加理性,也不是符合理性的情感或情感與理性的混合體,而是情感本身自有理。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于西方傳統(tǒng)理性概念的理性思想,能夠真正將中國哲學的理性思想與西方哲學的理性思想?yún)^(qū)別開來...
中國倫理思想
-
阿格妮絲·赫勒超越道德虛無主義的嘗試
[摘要]作為當今眾多試圖超越道德虛無主義的思想家之一的阿格妮絲·赫勒,從追問“好人存在,但好人何以存在”的視角進行了超越道德虛無主義的嘗試。在其道德理論中,好人直面并坦然接受現(xiàn)代人雙重偶然性存在以及種種悖論,將其生存危機化為轉機;...
-
-
海薩尼對規(guī)則功利主義的康德式辯護
[摘要]海薩尼借鑒康德倫理學的理性、法則、自主和普遍性等觀念,并結合功利主義的倫理學資源,提出了一種基于理性偏好的規(guī)則功利主義理論。在為這種規(guī)則功利主義的優(yōu)越性進行辯護時,他批評了以黑爾為代表的康德式行為功利主義和以羅爾斯為代表的康德式義務...
外國倫理思想
-
論食品安全權的倫理之善
[摘要]食品安全權集公民個人生命權、健康權和安全權的權利訴求與國家社會對公民個人生命權、健康權和安全權的維護保障于一身,凸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權利倫理要義。食品安全權是對公民生命權、健康權和安全權的價值認同和權利確證,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
-
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關懷”倫理路徑
[摘要]在新冠疫情面前,倫理學的重要意義是鍛造或闡釋自身的概念,以便讓人類社會透過冷酷病毒對于生命的摧毀認識到生命的平等價值、尊嚴和權利。疫情給人類一個反思生命和倫理的歷史機遇,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和儒家倫理中的“關懷”可以為“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
健康倫理
-
論西格爾的健康機會平等原則
[摘要]為了尋求一種敏于責任的醫(yī)療資源分配方案,西格爾透過運氣平等主義建構了健康機會平等原則。在他看來,健康機會應該公平地賦予所有人,不過在醫(yī)療資源分配上,只有那些因遭遇不可控因素而生病的不幸者才有資格獲得政府的補償,而那些因對自己健康不負...
-
家內(nèi)關系的倫理辯證
[摘要]中國傳統(tǒng)倫理價值體系下的家內(nèi)關系就其所體現(xiàn)的倫理精神而言,是一種類似于黑格爾家庭法哲學中“愛的辯證法”的個體與實體相統(tǒng)一的倫理關系。在這種家內(nèi)倫理關系中,“實體性的同一”是貫穿始終的基本法則。在夫妻關系中表現(xiàn)為由“別”而“合”“不同...
青年論壇
-
生活體育化的倫理之思
[摘要]體育是人類的一種育化方式。廣義的人類生活由工作性(勞動)生活和休閑性生活兩部分組成。體育走向生活、走向休閑是體育發(fā)展的趨勢和價值旨歸,生活體育化是人們在體育生活化背景下自覺選擇的、能夠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體育生活化與生活體育...
-
人工智能情感的倫理風險及其應對
[摘要]人工智能情感技術迅猛發(fā)展,不斷提升著機器模擬人類情感識別、表達與應答功能的能力。在便利生產(chǎn)生活的同時,人工智能情感加劇了情感生活的數(shù)據(jù)化、工具化、機械化,沖擊著情感的私密性、真實性、體驗感、意義感,衍生出情感隱私泄露、情感欺騙盛行、...
探索與爭鳴
相關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