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與“義”美德倫理學的理路及其問題
[摘要]孟子的“仁”“義”觀念分別指示出美德的根源以及美德行為的呈現(xiàn),以此為核心的孟子式美德倫理學的基本理路有三:一是美德是人類特有且應有的生活方式;二是諸美德各有其特定的道德含義,并構成具有層次和結構的美德體系;三是美德應該依次呈現(xiàn)于家庭、社會和政治生活,并發(fā)揮基礎性作用。其美德概念可以回應三方面的問題,即美德的約束力、美德的驅動力、美德的實現(xiàn)問題。(剩余15234字)
[摘要]孟子的“仁”“義”觀念分別指示出美德的根源以及美德行為的呈現(xiàn),以此為核心的孟子式美德倫理學的基本理路有三:一是美德是人類特有且應有的生活方式;二是諸美德各有其特定的道德含義,并構成具有層次和結構的美德體系;三是美德應該依次呈現(xiàn)于家庭、社會和政治生活,并發(fā)揮基礎性作用。其美德概念可以回應三方面的問題,即美德的約束力、美德的驅動力、美德的實現(xiàn)問題。(剩余152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