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哲學化與哲學世界化
- 結語至此,通過厘清“世界哲學化”與“哲學世界化”的關系,考察馬克思對原子運動的闡述從而揭示出馬克思早期正義思想。
劉淑儀 -
- 功夫哲學:世界哲學的新嘗試
- [關 鍵 詞] 世界哲學;哲學轉向;功夫哲學哲學(Philosophy),作為愛智之學,追問著世界的終極真理。
陳國宇 -
- 走向世界的中國哲學
- 當代諧和哲學應該在世界哲學的背景下發(fā)展,進入世界哲學的舞臺,而不是僅僅作為中國哲學自己的概念。
李晨陽 -
- 主持人語
- 在哲學界,“世界哲學”這個話題被提出來,力主中國哲學應在世界哲學的建設中發(fā)揮奠基性作用。在史學界,有學者在世界體系分析和全球通史編撰等領域內作出卓越貢獻。
祁志祥 -
- 中西雙重視域下比較哲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問題
- ,為世界哲學發(fā)展提供建設性的理論資源,西方哲學也能夠突破自身有限的視野,去看到一些同樣有利于他們的思想資源。
葉晴 -
- 何為哲學與如何做哲學
- 從學理的層面上看,這意味著在世界哲學的視野下來看待中國哲學并從事哲學的思考。
楊國榮 -
- “大哲學” 視角下中國特色哲學話語體系建構的雙重邏輯
- 9]因此,中國特色哲學以“大哲學”為視角,在堅持馬克思哲學方法論原則下,在踐行中國傳統(tǒng)哲學知行合一和西方哲學愛智求真的驅動下,建構以實踐為基礎、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哲學話語體系,將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在為世界哲學提供范式的同時也為人類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安琴玲 -
- 生存·藝術家·理性
- 進入理性哲學-世界哲學時期后,雅氏格外推崇歌德、萊辛與達·芬奇。
楊天奇 -
- 中國哲學怎樣登上世界舞臺
- 但是我相信,未來會是“世界哲學的民族化”和“民族哲學的世界化”的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中國哲學是能夠登上世界哲學的舞臺的,起碼中國哲學會成為世界哲學舞臺的一分子。
張立文 劉梁劍 鄭鶴楊 -
- 漢語言哲學和中國哲學話語創(chuàng)建
- 進入生活世界,哲學將涉及個體層面的行動和群體層面的實踐。
劉梁劍 -
- 能讓你受益一輩子的習慣
- 正是秉持著這種謙虛的精神面對學術,馮老先生在廣博的中國哲學與世界哲學中深耕,最終成為研究中國哲學的大師級人物以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哲學家。
蔡志忠 -
- 重視人文使命,構想科學未來
- 人文也發(fā)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比如:歷史學家不斷重寫歷史,幫助人類認清當下的定位;文學及各種藝術形式的發(fā)展,激活和豐富了人的感性世界;哲學對人類思維結構的探索,使得文明保持理性。
-
- 哲學內容與形式的對立及統(tǒng)一
- 但針對德國哲學所面臨的抽象形式與具體內容之間的對立問題,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馬克思尋找到德國哲學的出路,即世界哲學化與哲學世界化:哲學始終是對現(xiàn)實做出的帶有自身思辨特征的反映,哲學體系也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規(guī)范性原則
江燕君 -
- 儒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四個契合點
- 當時,參加會議的劉述先教授在其所撰寫的《蒙特利爾世界哲學大會紀行》一文中講到:湯一介講完之后,在討論時間,馮滬祥(臺灣)就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問他所講的這一套究竟與馬克思主義有怎樣的關聯(lián)
苑天舒 -
- 后疫情時代的全球秩序
- 我們是否愿意進行這樣的對話,又能否以謙遜的姿態(tài)真誠接受,并承諾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到世界哲學的另一面?我知道這絕非易事。
史蒂夫·霍華德 -
- 成中英先生學術簡譜
- 贊詞稱先生對世界哲學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發(fā)展世界性的詮釋理論中結合中國哲學與西方理論,為世界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建立了有效途徑。
黃敦兵 潘德榮 賴賢宗 -
- 對《做中國哲學》的思考
- ;是著眼于不斷反思中國哲學是什么、中國哲學與世界哲學關系的努力。
朱芳穎 -
- 兔子毛尖的異世界
- 直到我遇見了《蘇菲的世界》——哲學才堪堪在我面前展現(xiàn)出原本的面目。故事以一個叫蘇菲的小女孩和她的哲學老師展開,以童話的劇情和豐富的情節(jié)鋪開畫卷。
秦曉希 -
- 我的精神家園
- 也有人認為道家的“無為”“逍遙”是消極出世的表現(xiàn),譬如,張中曉在《無夢樓隨筆》里怒斥,“莊子哲學是無情的世界哲學。對于塵世的一切,完全理解,但完全不感興趣。
張笑含 -
- 學以成人
- 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是“學以成人”,即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人。何謂“學習”?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