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主持人語
從2021年起,上海市美學學會組織全國頂級專家在上海市各高校和部分中小學開展了系列美育講座。演講專家從各自不同的專攻,就美育話題奉獻了他們的真知灼見。本期“中華美育大講堂”的一組文稿依據(j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
-
何為美好的藝術?
明代張載講知識分子有“橫渠四句”,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薄盀樘斓亓⑿摹保@是自然科學家、物理學家、天體學家,霍頓、愛因斯坦、牛頓,研究天體宇宙、研究黑洞,解讀宇宙的無窮奧秘?!盀橥ダ^絕學”是學問家,很...
-
江南文化的審美品格
品味江南文化之美,就不得不從美學開始講起。美學有兩種:一種是概念的、推理的、系統(tǒng)的、理論的;還有一種是直觀的、整體的、靈性的、生活的。江南美學最重要的亮點——水,恰恰體現(xiàn)東方備受推崇的第二種美學中的一種直觀理解力與整體感。 為什么要研究江南...
中華美育大講堂
-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綜論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旨在簡要總結、概述20世紀中國各人文學科研究的學術史成果。徐中玉、錢谷融先生主編的文學卷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于2021年底出版。[1]該書編寫于上個世紀末。作為徐先生碩士弟子,我當時曾參寫...
-
立本·續(xù)根·研新
幾十年來為不少不同門類的藝術家寫評論,寫鑒賞文章,題序作跋,進行成果評審,授予證書,那是我的工作。但我從未對誰用過“宗師”這個尊號?!白趲煛辈皇锹毞Q、不是職業(yè)、不是工資級別、不是官職,但它又很是珍貴,是一棵大樹,一塊豐碑,一個很高的行業(yè)標志...
大家視角
-
關于“抽象”的批判與認識論改造
“他們的思想和實踐、思想和行動不統(tǒng)一,想是這樣想,做卻是那樣做,做的事和想的東西不符合。這是理論和實踐的分離?!盵1]延安文藝座談會結束五天后,毛澤東在負責延安整風運動的中央學習組會議上通報文藝座談會的整體情況,指出座談會規(guī)定的文藝方針內(nèi)在...
-
延安《講話》的事件性分析:一種活態(tài)的文藝理論
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澤東邀請100多位文藝工作者、黨中央干部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并發(fā)表講話,形成《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講話》文本基于特定歷史情境,最初以提綱形式傳播,隨后經(jīng)歷多次文字修改調(diào)整,由口頭講稿...
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80周年
-
作為消費景觀的“她劇集”
“她劇集”是一種新興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現(xiàn)象。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往“合家歡”式的電視劇收看方式被改變,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看劇早已成為新的觀劇方式。同時,各大視頻網(wǎng)站逐步開啟了付費、點播等觀看模式,使網(wǎng)站觀劇也成為一種消...
-
淺析近年來韓國電影對中國影視文學作品的改編策略
近年來,跨國改編成為當下中國電影市場較為流行的制作方式,其中最為熱門的就是對韓國影視文本的改編或翻拍。截至2021年底,改編或翻拍自韓國影視作品的國產(chǎn)影片(已公映)共有16部[1]。盡管中韓兩國同屬東亞文化圈,但文化上的同源性似乎并未令這些...
-
小品改編喜劇片的可能性
喜劇的起源稍晚于悲劇,是一種古希臘農(nóng)民祭祀酒神表演的狂歡歌舞和民間滑稽戲,其帶有強烈的即興意味,是激發(fā)人們通過滑稽幽默的手段尋求自我精神釋放的藝術途徑。[1]自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發(fā)明電影以來,喜劇片作為重要的電影類型之一,以其多元化的視...
影視藝術
-
江南絲竹文曲曲目探源
江南絲竹音樂產(chǎn)生并流行于長江三角洲的江蘇、浙江、上海等地,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個重要樂種。20世紀初,隨著農(nóng)村人口大量進入市區(qū),節(jié)慶廟會時演奏的民間絲竹音樂在城市繁榮發(fā)展起來。城市多元化、商業(yè)化和大眾化的特點對傳統(tǒng)音樂在近現(xiàn)代的轉型有著...
-
聲樂美學視野下的舞臺實踐與形體語言
一、聲樂表演中的舞臺實踐 聲樂表演是舞臺表演藝術之一。舞臺表演是一種集視覺與聽覺于一體的表演藝術。聲音與表演的準確、完美的結合,才能突出表演的形象化,達到理想的效果。它不僅需要有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還要配以準確生動而豐富的形體動作、姿態(tài)儀表和...
音樂觀察
-
-
兩漢時期青銅燈具的造物藝術觀念探析
遠在石器時代古人就鑿石為器,當人們逐漸地具備審美意識并掌握了美的規(guī)律,就開始創(chuàng)制出各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器具來,中國古代造物史也開始被書寫開來。兩漢時期,華夏文明上承三代之盛,下啟六朝之端,時值天下一統(tǒng),承平盛世,百姓生活亦漸安適,故多有余力營...
-
橫看成嶺側成峰:漢密爾頓心中的“圣維克多山”的另一面
以設計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母題始終貫穿著“波普藝術之父”理查德·漢密爾頓的藝術生涯,從早期對于消費文化進行觀察創(chuàng)作的波普時期,過渡到發(fā)現(xiàn)其心中的“圣維克多山”——博朗設計后,進行的現(xiàn)成品創(chuàng)作內(nèi)涵轉向。漢密爾頓將設計納入藝術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也由...
美術與設計
-
重審“成長小說”
漢譯《巴赫金全集》第3卷,收錄有巴赫金20世紀30年代一部佚著《教育小說及其在現(xiàn)實主義歷史中的意義》的殘稿。據(jù)書后題注,此書因戰(zhàn)爭爆發(fā)而未出版,手稿也因此遺失,保存下來的僅是“一部分大綱,以及為本書準備的篇幅較長的草稿”。這部著作的研究任務...
-
當代文學紅色經(jīng)典的融媒傳播與創(chuàng)新實踐
在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的“十七年”時期,以中國青年出版社為代表,編輯出版了長篇小說《紅日》《紅旗譜》《紅巖》與《創(chuàng)業(yè)史》,合稱“三紅一創(chuàng)”,以及長篇小說《烈火金剛》與《草原烽火》,合稱“二火”。同一時期,長篇小說《保衛(wèi)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
-
極致“寫實”與內(nèi)相“失真”
“寫實主義”的概念最早是指19世紀興起于法國的美術思潮,其核心觀點是通過客觀觀察對現(xiàn)實世界作真實的再現(xiàn)。文學中“寫實派”的概念在晚清時期傳入中國。戴季陶在《愛之真理》中對寫實主義作如下定義:“今則所謂自然主義之文學,皆注意于斷片的描寫,徒然...
文藝評論
-
“全部一生”:安妮·雷波維茨照片里的名人與親密關系
2006年秋,布魯克林博物館初次舉辦重要的攝影展,展名定為“一名攝影師的一生:1990—2005”。參展照片都是安妮·雷波維茨拍攝的。她大概是當下美國最著名的攝影師。此次引發(fā)轟動的攝影展還不是雷波維茨第一次重要的回顧展。她主要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