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旅行的意義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旅行讓我明白,旅行就如同一本會呼吸的百科全書,你總能在其中接觸到很多書本中沒有的東西,慢慢地你的視野寬闊了,談資也多了,人也變得更加有趣了,慢慢的自己就像別人眼中一本喜聞樂見的書。 當旅行和讀書兩者結(jié)合,...
卷首
-
醉翁賣菜不用秤
每當夏秋季節(jié),鄰近小區(qū)的集貿(mào)市場就會出現(xiàn)一個擺菜攤兒的老頭兒。就在臨街巷口,毛驢和小箱車停在他身后。小毛驢悠閑地吃著攤在地上的青草。老頭兒悠閑地喝著小酒,或者是抓著啤酒瓶,或者是小小的扁平白酒瓶子。 老頭兒總是盤腿席地而坐,如果八叉兩條腿,...
-
-
讀完《天龍八部》,似可立地成佛
金庸寫小說有一個特別大的優(yōu)點,那就是不斷進步。他的每一部小說,都不會原地踏步,不會躺在成績上睡大覺。當你以為金庸已經(jīng)江郎才盡,他都會捧出一部更出色的作品,很像一個修煉內(nèi)功的武林高手。典型的例子就是《天龍八部》。 武俠小說屬于通俗文學,是普通...
-
俺的名字叫錢
俺叫錢。老外叫我“Money”,中國人叫我“人民幣”。我的兄弟姐妹遍及全球各國,“美元”“英鎊”“法郎”“克朗”“比索”等等都是俺家親戚。 其實,俺不過是一張印刷品而已,頂多算是一張漂亮的花花紙。可人類對我的情感讓人琢磨不透,我的人生經(jīng)歷可...
視野
-
-
張愛玲之于我
我不是對張愛玲特別有研究,只能算她的一個讀者吧,但有一些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 我和張愛玲似乎有一種潛藏的緣分,我其實很早就知道她,我到現(xiàn)在都不曉得為什么我家里會出現(xiàn)一本張愛玲的小說集,是臺灣皇冠出版的,所以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張愛玲在大陸流行...
-
-
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來比喻人的一生,現(xiàn)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時從朦朧中醒來,需要一些時間來克服清晨的軟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時分,他的精力最為充沛,但已隱隱感到疲憊;到了黃昏時節(jié),就要總結(jié)一日的工作,準備沉入永恒的休息。 ...
-
-
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有時候我覺得疑惑不解,人的一生之中,到底是因為受到一些人的影響或一些事的啟示而使他奮發(fā)上進,乃至成為不朽的偉人呢,還是因為這個人物已為眾人所矚目,故而他所遭遇的人與事就要變成眾口傳頌的故事?例如孟母三遷的故事,究竟是因為孟軻有一位賢惠母親,...
-
梔子花開,幸福來
梔子花的芬芳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彌漫開來,它那潔白如雪的花瓣和淡雅清新的香氣,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純凈的幸福。每當梔子花開的季節(jié),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個關(guān)于幸福的故事。 幸福是什么?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對于我來說,幸福就像是梔子花開時的...
-
動物的憂傷
動物是不是也會感到憂郁、苦悶和沮喪呢? 人們長期以來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動物也有。例如:雌天鵝死了,雄天鵝就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從母狗身邊拿走,母狗就會惱怒;受到寵愛的狗對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顯得悶悶不...
思維
-
-
關(guān)于年貨的記憶
我對年貨的記憶,是從臘月宰豬開始的。 三四十年前,大興安嶺山林小鎮(zhèn)的人家,沒有不養(yǎng)豬的。一般的人家是春天抓豬仔,喂上一年,不管它長多大,進了臘月門,屠夫就提著刀,上門要它們的命了。豬挨宰時嗷嗷叫著,烏鴉聞著血腥味,呀呀叫著飛來。不過好的屠夫...
-
寫作之于我
我的這部《我比世界晚熟》非虛構(gòu)自述,記錄了我自1999年中專畢業(yè)至今二十幾年的工作和社會經(jīng)歷。在這二十幾年里,我先后在廣州、南寧、大理、上海和北京等城市打工或經(jīng)營個體生意。我做過的工作包括快遞員、物流理貨員、自行車店營業(yè)員、烘焙店學徒、圖書...
-
奶奶,您真好
上世紀80年代,我還是一個孩童,那時的肉和雞蛋只有來客或者過節(jié)的時候才能吃到。為了讓我吃點好的,十里八村鄰里親戚有出嫁、結(jié)婚、滿月、過壽這些好事兒,只要路途不遠,奶奶就會拽著我一起去,席上有什么好吃的,奶奶就不停地招呼我吃,還一邊叮囑我別燙...
感悟
-
神醫(yī)王十二
天津衛(wèi)是碼頭。碼頭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站上去,還得立得住,靠嘛呢——能耐?一般能耐也立不住,得看你有沒有非常人所能的絕活兒。 換句話說,凡是在天津站住腳的,不管哪行哪業(yè),全得有一手非凡的絕活兒,比方瞧病治病的神醫(yī)王十二。 要說那種“妙手...
-
-
鴛鴦劫
馮先生是我的一位畫家朋友,擅畫鴛鴦,頗有名氣。近三五年,他的畫作與拍賣市場結(jié)合得很好,變得闊綽,在京郊置了一幢別墅,營造了幾畝地的庭院。庭院里,蓄了一塘水。塘中養(yǎng)著些水鳥,無非野鴨什么的,還有一對天鵝。自然,鴛鴦也是少不了一對的。 有一次,...
-
教你生病
兒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習慣地摸摸他的頭。他猛地一偏腦袋,表示不喜歡被愛撫,但我已在這一瞬間的觸摸中,知道他在發(fā)燒。 “你病了。”我說。 “噢,這感覺就是病了?我還以為我是睡覺少了呢。媽媽,我該吃點什么藥?”他問。孩子一向很少患...
-
一束光
蘋果清甜的香氣籠罩著我的童年。不是因為我喜歡吃蘋果,而是我父親在離村兩公里外的山上種著三十畝蘋果園,我常常想象從我家煙囪里冒出的炊煙都是蘋果味的。我父親為他的果園圍上圍墻,蓋上了瓦房,我們住在里面,守護著果園。 在我步入中學之后,我便沒有時...
故事
-
中年人的三種病
差不多半個月的光景吧,我開始睡得不踏實:一到半夜四點就醒來,骨碌碌睜著眼睛睡不著。 又突然地愛起了錢,我知道我是在老了。明顯地腿沉,看東西離不開鏡,每一顆槽牙都被補過窟窿,頭發(fā)也禿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陳年舊屋,椽頭腐朽,四處漏雨。 人在身...
-
故鄉(xiāng)過年
退回去幾十年,在山東鄉(xiāng)下,并不把陽歷年當年。那時,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春節(jié)才是年。這與物質(zhì)生活的貧困有關(guān)——因為,多一個節(jié)日就多一次奢侈的機會,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觀念問題。 春節(jié)是一個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關(guān)系密切的節(jié)日,春節(jié)一過,意味著嚴冬即將結(jié)束,春...
-
文化中的鄉(xiāng)音
鄉(xiāng)音正變得越來越有文化,它有個通俗的同義詞叫土話,土雞價格看漲,原汁原味的土話行情,也跟著上升。披上文化外衣,鄉(xiāng)音成為一個時髦詞,說來讓人感到臉紅,我對它并沒什么好感。有些話可以想,最好別說,一說出來刺人耳朵,很可能大逆不道,招罵。 譬如從...
-
那些年買書的艱辛
那時,鎮(zhèn)上只有一個書攤,而我去鎮(zhèn)上的機會每月只有一次,那就是月末的星期天,騎上自行車,和去批發(fā)部進貨的父親一起到鎮(zhèn)上。 那是一條熱鬧的集市,批發(fā)部離書攤不算太遠,我們到了集市之后,我和父親就分開各奔目的地。書攤上的書大多是一些便宜的雜志,亂...
百態(tài)
-
-
憶在揚州
揚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讀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嶺記》??吹剿浭龅氖房煞▔蚜已硣膱雒妫捍蟊缌侄林H,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死前,他留下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壯...
-
-
后門大街
人生第一樂趣是朋友的契合。假如你有一個情趣相投的朋友居在鄰近,風晨雨夕,彼此用不著走許多路就可以見面,一見面就可以毫無拘束地閑談,而且一談就可以談出心事來,你不嫌他有一點怪脾氣,他也不嫌你遲鈍迂腐,像約翰生和包斯威爾在一塊兒似的,那你就沒有...
-
如何寫出一個城市的“精氣神”
城市傳記需要在信史的基礎(chǔ)上使用文學手段來發(fā)掘、塑造一個城市的靈魂。這就意味著它不是“簡史”,也不是歷史傳記,不是對方志的白話文翻譯,也不是按照編年體對一個城市做記錄,更不是用章回體的方式對一部城市史做一個通俗的文學化改編,而是用現(xiàn)代的寫作手...
-
一處地標半部城史
低調(diào)的江南城市常州,歷史底蘊深厚。它曾與蘇州、湖州齊名,號稱“三吳”。要想了解常州的過去,少不了要去青果巷流連一番。常州城市名片青果巷被稱為“江南名士第一巷”,在這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眾多的傳統(tǒng)民宅、名人故居、文化殿堂、古井牌坊,文物舊跡俯首可...
城坊
-
為什么我們會缺乏安全感
父母有時會恐嚇、威脅孩子。比如,有很多父母想讓孩子考上大學,辦法就是威脅,說:“咱家可沒錢,我告訴你,將來你能掙錢就自己養(yǎng)活自己,你要掙不到錢,你去要飯我也不管你?!边€會隨時隨地利用一切來嚇唬孩子,比如看到有人乞討,就會說:“看到了嗎?這就...
-
-
如何做個好讀者
即使完全沒讀過《安娜·卡列尼娜》的人,大概也知道那個著名的開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或許只有細心的讀者才會留心,緊接著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托爾斯泰到底寫了什么。 那是一句異常簡單樸素的話:“奧勃朗...
-
鴟吻:中國古代建筑的守護神
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賈環(huán)編了一個有趣的燈謎:“大哥有角只八個,二哥有角只兩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愛在房上蹲。”這個“愛在房上蹲”的“二哥”其實是龍生九子中的鴟吻。 《唐會要》中記載:“漢柏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
-
-
請人吃飯為什么叫“做東”
平日看國產(chǎn)影視劇或者著作的時候,經(jīng)??吹揭粋€詞“東家”,雖然我們平時也愛說“東家”,但為啥這么叫,不少人都不甚了解。 其實,“東家”這個詞內(nèi)涵挺豐富,與我國古代歷史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在最早的時候,東家是舊社會時期用來指雇傭自己干活或...
知道
-
-
北魏王朝與酒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賜給崔浩“御縹醪”,太武帝拓跋燾賞送南朝劉駿“蒲萄酒”,文成帝拓跋濬則頒詔禁酒,這到底怎么回事?北魏酒業(yè)狀況又如何? 《魏書·高宗紀》有言:“四年春正月丙午朔,初設酒禁。”四年,指文成帝太安四年,即公元458年,是...
-
-
從大同古城看中國古典建筑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在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中大力發(fā)展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許多歷史名城紛紛大興土木,不是興建古城,就是營造古建。很多地方急于爭奪旅游資源,把中國古典建筑修建的不倫不類,很多“假古董”摻雜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符號,令人啼笑皆非。 某周末閑來無聊,高鐵前...
-
大同,雪
大同名字好,是九州的大同,民族的大同。不過三天的時間,天氣也大同了。艷陽天、陰冷天、風雪天,每天都不一樣,也是不一樣的風景和經(jīng)歷。 大同有古城區(qū),不像太原,這里是真的古城區(qū),規(guī)劃和內(nèi)里都是實打?qū)嵉?,古城里有看得見、摸得著的P民煙火。大同也有...
-
-
沿著古城墻到大同古城
離開了昨天的住處,我們繼續(xù)出發(fā)前往山西省。隨著我們往南行駛。道路兩旁的田野都已豐收,只剩下印在田野中清晰可見的收割機器印子與堆得整整齊齊的秸稈塊。 再往山上前進,就可以在山的半腰上隱隱約約看到雪的痕跡,到達山頂,積雪也豐富了起來。我們決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