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中醫(yī)非藥物療法治療兒童抽動障礙的研究進展
【摘要】 抽動障礙屬于兒童神經行為疾患,目前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中醫(yī)非藥物療法治療兒童抽動障礙的療效確切,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勢,可彌補目前主流的藥物治療在不良反應、耐藥性、依賴性等方面的不足。歸納近幾年中醫(yī)非藥物療法治療兒童抽動障...
研究綜述
-
-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結合劑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為提高MHD患者磷結合劑用藥依從性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2022年6月- 2023年3月醫(yī)院收治的146例MHD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采用Morisky藥物依從性...
-
-
血清細菌感染生物標志物及宮內感染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響
【摘要】 目的 探討細菌感染標志物血清降鈣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對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產婦發(fā)生宮內感染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5月- 2023年4月醫(yī)院收治的PPROM孕婦69例...
-
硫酸鎂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討硫酸鎂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新泰市人民醫(yī)院產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在年齡、孕周、產次等基線資料組間均衡可比的原則下,以...
-
-
氯吡格雷聯合瑞舒伐他汀與依折麥布治療冠心病并發(f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并發(f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納入2022年10月- 2023年10月新泰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冠心病并發(f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
-
-
兒童保健綜合服務對嬰幼兒生長發(fā)育和神經心理發(fā)育的療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討兒童保健綜合服務對嬰幼兒生長發(fā)育和神經心理發(fā)育的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1月- 2023年10月慶陽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就診的足月新生兒90例為研究對象。在性別、胎齡、生產方式等基線資料組間均衡可比的原則下,以隨機數字...
-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規(guī)范化抗骨質疏松治療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患者規(guī)范化抗骨質疏松治療的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 回顧性選擇2020年8月- 2022年8月入住醫(yī)院的196例OVCF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出院后1年是否規(guī)范化服藥分為未規(guī)范組(n=...
-
-
自動心肺復蘇系統(tǒng)在心搏驟停搶救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搶救心搏驟停(SCA)患者中應用自動心肺復蘇(CPR)系統(tǒng)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 2023年10月搶救的SCA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在組間基線資料可比的原則上分為人工組和自動組,每組各30例。人工組搶...
臨床論著
-
-
艾條灸護理對輸尿管結石術后留置雙J管并發(fā)癥的影響
【摘要】 目的 探討艾條灸護理對輸尿管結石術后留置雙J管并發(fā)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3年2月- 2024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輸尿管結石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兩組均行經尿道輸...
-
-
臨床護理路徑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 2021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96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
-
-
疼痛護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預對多發(fā)傷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疼痛護理+注意力分散干預對多發(fā)傷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3年1-10月醫(yī)院收治的多發(fā)傷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
-
品管圈活動對口腔種植患者術前準備知曉率的影響
【摘要】 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口腔種植手術患者術前準備項目知曉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9月1-30日在院行口腔種植手術的104名患者作為活動后組(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將2022年1月1-31日在院行口腔種植手術的104名患者作...
-
目標管理理論護理對ICU重癥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及預后的影響
【摘要】 目的 分析與探討目標管理理論護理在ICU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2年11月- 2023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200例ICU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年齡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1...
-
基于量化評估的康復訓練護理在ICU重癥肺炎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量化評估的康復訓練護理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重癥肺炎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1年1月- 2023年12月醫(yī)院ICU收治的60例重癥肺炎機械通氣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
-
-
量化精細護理對重癥監(jiān)護室危重癥鼻腸管留置患者的干預效果
【摘要】 目的 給予重癥監(jiān)護室危重癥鼻腸管留置患者量化精細護理,觀察分析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將2022年1月- 2023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0例重癥監(jiān)護室危重癥鼻腸管留置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按...
-
家屬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骨科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觀察評價家屬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骨科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2年3月- 2023年12月在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骨科就診的患者為觀察對象,共80例,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
-
早期預警分級結合預見性護理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的呼吸心率、就診期間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預警分級結合預見性護理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呼吸心率、就診期間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7月- 2023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83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基線特征可比的原則,采用隨機排列表法...
-
心理護理結合人文關懷在腦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結合人文關懷在腦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5月- 2022年1月在醫(yī)院接受化療的腦腫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
-
基于口腔pH值為基礎的護理在干燥綜合征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 目的 探究干燥綜合征患者施予以口腔pH值為基礎的護理效果。方法 以2022年1-12月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收治的干燥綜合征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特征匹配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
-
手術室低體溫護理干預對全麻恢復期患者生命體征及并發(fā)癥的改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討手術室低體溫護理干預對全麻恢復期患者生命體征及并發(fā)癥的改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1月- 2023年1月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全身麻醉手術患者132例,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將其按不同的護理方案分為兩組,每...
-
集束化護理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實施效果觀察
【摘要】 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在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1年1月- 2023年12月在醫(yī)院就診的60例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在組間性別、胎齡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上,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
-
集束化護理在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集束化護理在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1-2023年醫(yī)院收治的58例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采用隨機抽簽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
臨床護理
-
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兒童重癥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
【摘要】 目的 探究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兒童重癥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方法 將2023年來醫(yī)院進行護理臨床實習的72名兒科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名。對照組學生采取...
-
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在痛風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討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在痛風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9月1日-2023年3月1日醫(yī)院收治的60例痛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
-
“互聯網+”背景下“層次和梯級”醫(yī)務志愿者管理模式在腦卒中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層次和梯級”醫(yī)務志愿者管理模式在腦卒中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6-12月醫(yī)院收治的腦卒中老年患者中選擇60例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醫(yī)務志愿者管理模式進行干預;根據對照組患者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