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孝寬與行道樹
很早以前,道路兩旁是沒有樹的。為了便于計算里程,人們每隔1里堆一個土堆,走過多少個土堆,就知道走了多少里路。根據(jù)《資治通鑒》的記載,553年,韋孝寬被派往雍州擔任刺史。到任后,韋孝寬到轄區(qū)各地走訪,體察民情。巡查時,韋孝寬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雖然土堆很容易識別,但是一旦天降大雨,土堆就會損壞,需要組織人力、物力修復,這樣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剩余190字)
目錄
- 退 休...
- 七旬鐵道兵續(xù)寫“老兵新傳”...
- 周慧玲:退休后,她的工作范圍更...
- 白鶴江:12年義務教千名孩子摔...
- 韋孝寬與行道樹...
- 古代“裝修隊”:干活來了氣,“...
- 被假貨坑過的清朝皇帝...
- 瓶蓋串出精美掛畫...
- 再婚40年...
- 武漢“門牌爺爺”:守護武漢老城...
- 在上海的N個人生第一次...
- 不 晚...
- 退休發(fā)小兒當木匠...
- 人生不妨“倒著走”...
- 種樹:沙漠之城迪拜的“黃金追求...
- 貝爾格萊德街頭的“液體樹”...
- 跨國馬拉松,體驗別樣風情...
- 守護古香榧群,62歲中國農(nóng)民登...
- 只送不賣的“老有記時光花亭”...
- 養(yǎng)老陪護機器人,感覺怎么樣...
- 雞精跟雞有什么關系...
- 誰給化石“染”了色...
- 漫話生活...
- 隨心涂...
- 趣味數(shù)獨...
- 北方飲食模式有助于降尿酸...
- 專家解讀“2024年食品安全與...
- 肚子不同部位痛,警惕不同疾病...
- 養(yǎng)生廚房:燒汁飯...
- 56歲母親出國留學...
- 與98歲的媽媽做養(yǎng)老“搭子”...
- “聊城老張”,把自家菜園搬上網(wǎng)...
- 57歲劉秀景:兩年旅行“點亮祖...
- 書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