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道中詩的流動風景與私人天地
道路是日常交通的基礎設施,也是戶外景觀的重要組成。古代文學研究對唐詩中的道路多有關(guān)注:從“長安道”驛道、絲綢之路、浙東唐詩之路等制度或區(qū)域的角度探索道路的文學表現(xiàn)及意義①,注意到城市中作為獨特生活舞臺與詩意想象空間的“街”②,探索“徑”“廊"等從生活物象到審美意象的轉(zhuǎn)化③。這些研究多聚焦于道路中的重要場所或景點,忽略了道路本身是一個線型空間,不夠重視詩人置身其中的感知。(剩余8972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文心雕龍修辭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
- 論《文心雕龍》比喻性表達的四種...
- 詩人人格何以“動的修養(yǎng)”...
- 僧俗互動與話語交融...
- 中唐“文道觀”的重構(gòu)與“四六”...
- 宋代道中詩的流動風景與私人天地...
- 《世界公民的中國瓷器趣味觀 米...
- 文人之文的守望及其文學史意義...
- “李何之爭”與明中葉文章學發(fā)展...
- 選本的權(quán)力與闡釋的空間:《百家...
- 民族主義視野中的清末民初“國音...
- 《文論集要》與北大“中國文學批...
- 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速度”視...
- 論審美資本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關(guān)...
- 從戰(zhàn)時上海出發(fā)觀世界...
- 譯史為詩:梁啟超《二十世紀太平...
- 1950—1970年代文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