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劉勰:文學理論的先知
中華學者崇奉西方文學理論者甚多,如回顧中國傳統(tǒng),細讀《文心雕龍》,應能發(fā)現(xiàn)這本古代著作饒有現(xiàn)代意義,值得重視和應用。本文指出劉勰評析作品的手法和歐美“新批評”相近;《史傳》篇提出的修史原則,今天可采用;《時序》篇簡直就是一部中國古代文學史綱...
-
黃維樑的第一本書
“自討苦吃”研究二十一種詩話 詞話為了寫序,最近把黃維樑八年來寄給我的一大束書信重溫一遍。第一封信寫于1969 年10 月7 日,那時維樑來美才一個月,在靜水鎮(zhèn)(Stillwater)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研究院新聞系進修。因為這封信主要是自我...
-
“沙田七友”之黃維樑
沙田山居,忽忽四有半年,朋友當然不止七位,而于此七友,我所知者當然也不止如此。一個人的生命正如冰山,露在水面的不過十之二三,我于七友,所知恐亦不過十之三四。以下所記,多為曲筆側(cè)寫,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只能聊充傳記的腳注。取景則又不遠不近,相...
-
略說黃維樑的“港學”“龍學”“余學”和散文
評黃維樑“港學”論著《 香港文學初探》 黃維樑只是如實地寫出了他的閱讀心得,宣示他的審美標準,展現(xiàn)了客觀的批評手法,帶出了八十代年一大堆他所熟悉的作家。《初探》不是香港文學的全部,但卻呈現(xiàn)出濃厚的香港色彩,多元、零碎、璀璨、快速、活潑,而又...
-
黃維樑其人其文述評
黃維樑先生給我的信是2013 年寫的,距我中大退休已九年。維樑與我退休后才多了來往。維樑是中大畢業(yè)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后返中大母校執(zhí)教。在中大時,與余光中、梁佳蘿、黃國彬等多有唱和,有了一個頗成氣候的“沙田文學園”,維樑...
-
永葆文心,致力雕龍
1947 年,1 歲。在廣東省澄海縣出生;證件出生年月日有誤;童年家鄉(xiāng)生活平淡 本人(黃維樑)的所有證件上都寫著1947 年10 月19 日出生,這個資料錯了。本人實際生于1946 年11 月12 日(農(nóng)歷丙戌年10 月19 日),出生地是...
本期頭條
-
-
傳媒的立場、責任與擔當
一 此前雖對《名作欣賞》略有了解,但因自家趣味重在研究而不是普及,加上太原不屬于當代中國文化中心,故沒有多少接觸。大概是2018年3月,在上海師范大學講學時,傅書華先生當面邀約,說《名作欣賞》別冊準備從介紹畫家轉(zhuǎn)為評介學者,希望我加盟。前四...
-
《水滸傳》之“忠義”
“忠義”的悖論 楊早、秋水好: 年輕時讀《水滸傳》,看到的往往是打打殺殺,武松濫殺無辜,李逵輪著兩把板斧一路殺到江邊,把黃文炳割開胸膛取出心肝,做“醒酒湯”……只覺得過于血腥,作者的價值觀有問題。這次重讀,卻發(fā)現(xiàn)這本書內(nèi)在的豐富與復雜,比如...
大家講譚
-
我的廢名研究之路
廢名在黃梅不受重視 20 世紀90 年代,廢名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還不高,這時他已經(jīng)逝世三十年左右了。1994 年,廢名歸葬黃梅(湖北?。?,冷冷清清,跟一個普通的老人一樣埋在了故土。墓地在廢名祖居地苦竹鄉(xiāng)后山鋪,簡陋得不能再簡陋了,跟黃梅鄉(xiāng)...
-
橫而不流,青春萬歲
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謝冕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無論是作為北大中文系1955級本科生集體編寫《中國文學史》,還是20 世紀80 年代敢為人先,提出“新的崛起”論,為新詩潮正名;抑或作為中國第一個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招收季紅真、韓毓海、張頤武等...
-
作為一種闡釋的“翻譯”
《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以下簡稱《豐富的痛苦》)一書是錢理群于1993 年出版的第八本專著。在這本書之前,他的專著包括《心靈的探尋》《周作人傳》《周作人論》《大小舞臺之間》等——如果說這些作品是對魯迅、周作人、曹禺的精神...
青年在場
-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 詩經(jīng)》有文義、詩義和經(jīng)義的差別。文義是詩歌字句的文本義,詩義是整首詩的意義,經(jīng)義是被經(jīng)解附益出來的意義。三者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囤L·擊鼓》的經(jīng)義被解釋為怨州吁,但姚際恒從詩義角度懷疑之。依詩義考之,《邶風·擊鼓》當與...
-
讀《駢拇》札記
【題解】篇名取自本篇第一句“駢拇枝指”中的前二字?!榜壞础?,腳的第一二趾連在一起;“枝指”,手上多生的手指?!榜壞粗χ浮迸c文中第二句所說的“附贅懸疣”是同一個意思,指的都是人體出現(xiàn)的原本不屬于人應有的東西。 “駢拇枝指”“附贅懸疣”是個比喻...
-
花果山仙石·補天頑石·神瑛侍者
《 西游記》以花果山仙石化猴開篇,與《紅樓夢》中大荒山無材補天之頑石化玉對看,兩者之間明顯存在著繼承與發(fā)展關系。本文通過系統(tǒng)縷述仙石與頑石、齊天大圣與神瑛侍者、《西游記》與《石頭記》等在情節(jié)、藝術、主題思想和審美意趣上的異同,挖掘出了兩塊石...
-
《雪》:《野草》第二樂章的起始,回望《秋夜》、進擊更高階
將《野草》置入魯迅精神生命的整體流變中的話,《野草》究竟意味著什么?這是此系列解讀最終要厘清的,但也是解讀在恍兮惚兮中始終意識到的闡釋場域。 而將《野草》本身的23 個節(jié)奏視為一段整體流變的話,我們按寫作時間的先后看《野草》的全部目錄,則第...
-
《紅高粱》中的“家族敘事”
《 紅高粱》的一大醒目變化是代際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反轉(zhuǎn)”。“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爺?shù)认茸?,毀家紓難,演出了一幕抗日史詩?!凹易鍞⑹隆敝械暮筝?,面對先祖的傳奇功業(yè),只能自愧不如?!都t高粱》中的家文化是酒?!都t高粱》是一出“家破人亡”的悲...
經(jīng)典重讀
-
稽古為新的藝術重構
從文學史的維度來看,稽古為新由唐人首倡而成為自覺的創(chuàng)作原則,并形成主導性的文學思想潮流。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代表作《輞川集》其十七《竹里館》雖然只是一首短小的五言絕句,卻是稽古為新的一個精妙的例證。本文從敘事的轉(zhuǎn)換、意象的象征、詩意的多重等三個...
-
“景”由心生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寫景名篇。其時郁達夫已經(jīng)從文壇的熱鬧中退居杭州了,他以赤子之心,在游山玩水中寫了許多傳誦一時的好文章,《故都的秋》是其中有名的一篇。 文章一起筆就寫到秋天: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
語文講堂
-
烏臺詩案(下)
前文我把烏臺詩案的具體過程以及最終判罰結果,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特別提到蘇軾的《湖州謝上表》是給蘇軾惹來災禍的導火線。但大家可能有疑問了,這《湖州謝上表》是一篇散文,如果只是這個原因,那應該叫“烏臺文案”,而不應該叫“烏臺詩案”。這個問題問...
-
《周作人散文鈔》的注釋
近讀止庵書信集《遠書》,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周作人散文鈔》署‘章錫琛編注’,實乃托名之作。查周作人日記,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二日云:‘下午編文鈔錄目,寄給章錫琛君。’五月十九日云:‘下午廢名來,寄開明文鈔注釋及序。’據(jù)此可知,編者是周氏自己,...
-
小說史編撰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
從“五四”文學革命迄今,現(xiàn)代小說歷經(jīng)百年發(fā)展并成就斐然,張炯先生力圖將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史打通并進行整體化書寫。相較于以往同類的史著而言,《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史》立足于文本、時間與空間三個維度,有序地彰顯了該著的全文學史視野;以總體化思維為指引,力...
-
普通讀者了解善本的導航
《 中國珍稀版刻圖錄》是一部專門講解雕版印刷產(chǎn)生以后的古籍“版本”工具書,收錄的102 種善本具有較高的代表性。觀其體例,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排序,似乎更在意為普通讀者提供親近善本古籍的指南,以區(qū)別于以往的專業(yè)版本圖錄。其內(nèi)容豐富多姿,展示...
-
紀實性散文的多重可能:文史互證與人類創(chuàng)傷隱痛的終極關懷
《 重回1937》作為紀實性散文,以口述史的形式,巧妙地將歷史文獻、日記和文學表達熔于一爐,流露了獨具一格的文史互證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抗戰(zhàn)故事的講述過程中,作者注重聚焦普通個體展開書寫,力圖刻畫人性的真實,體察人物面對戰(zhàn)爭與死亡時復雜矛盾的內(nèi)心...
-
常識、知識與見識
《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新講——以作家作品為中心》 錢理群 著 九州出版社2023年版 在先后出版《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與吳福輝、溫儒敏合作)、《中國文學史(彩色插圖本)》(與吳曉東合作)、《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與吳福輝、陳子...
-
學林心史 治學正道
楊阿敏先生以五年時間訪談了多位當代古典文學研究名家,精心結撰,匯集成書,名之曰《學海滄桑:古典文學名家訪談錄》,并請名家吳承學先生題簽賜序,近期由崇文書局出版面世。閱讀這本書的感受是沉甸甸的,既有驚心動魄、世路實艱之感慨,又有典型在茲、心悅...
-
開拓者的足音
《孫昌熙文集》 孫昌熙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2年出版 孫昌熙先生(1914—1998)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發(fā)展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新近出版的《孫昌熙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年1 月出版)不僅體現(xiàn)了孫先生所在的山東大學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