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人生規(guī)劃
運動員參加賽跑的時候要有終點,參加射箭比賽的時候要有鵠的。在人生的旅途上,也要有目標,如此才能勇往直前。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出來,自己走不出自己的路,總是未能生活得淋漓盡致。因此,每個人都要重視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 生命無常,稍縱即逝,因此人無...
卷首
-
唐代生活的細節(jié)
[閱讀導引]在傳統(tǒng)的歷史書寫中,歷史學家都聚焦于那些能夠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而忽視了普通百姓。我們要想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場景,只能從正史中的文字角落、文人閑筆、市井小說和民間傳說中去探尋,很難找到對不同身份的普通百姓的詳細記載,諸如他...
-
維京人的冒險與文化
[閱讀導引]要真正深入了解現(xiàn)代歐洲大陸及其影響世界的方式,就不能只研究英國、法國和德國,更要將目光放到北歐地區(qū)。公元8世紀到11世紀,歐洲曾別稱“維京時期”。在這一時期,維京人的軍事力量、貿(mào)易與人口迅速擴張,加之北歐的自然環(huán)境惡劣,讓維京人...
悅讀
-
過年是對生命的回歸
[閱讀導引]近年來,年味越來越淡已經(jīng)成為共識。從生活方式的變化來講,現(xiàn)在物質(zhì)生活豐富且便利,不像過去只有過年才能享受美食和新衣服。在文化層面上,傳統(tǒng)年俗在現(xiàn)代社會受到很大沖擊,祭灶、守歲等帶有儀式感的習俗,在快節(jié)奏生活下被簡化或者遺忘。人們...
思域
-
《素食者》:韓江小說中的憂患意識
前不久,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國女作家韓江的小說《素食者》引起全球關(guān)注。小說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筆觸,揭示了現(xiàn)代社會中個體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展現(xiàn)出強烈的憂患意識。這部小說不僅僅是關(guān)于一個女性選擇素食的故事,更是對人性、社會、文化...
-
相似的張翼德和豬八戒
近讀《三國演義》,發(fā)現(xiàn)張飛與豬八戒有不少相似之處。將張飛與李逵比較的很多,將其與豬八戒并列的似乎還沒有,筆者試作粗淺比較。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演義》開篇就寫張飛自報家門:“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jié)交天下豪杰...
書香
-
自然與心靈的永恒交響
《登泰山記》是姚鼐描繪泰山冬日景象的游記,以凜冽與安寧的自然之境,反映其心境的交響。通過攀登過程與觀景體驗,姚鼐表達了內(nèi)心的孤寂與憂憤,同時在自然之美中獲得心靈的凈化與升華。文章將壯麗景色與情感之痛交織,展現(xiàn)了自然與人生的對話。姚鼐借泰山之...
-
《登泰山記》的“無情”與動人
一、“無情”之語 游記散文往往在敘述游蹤、描寫景觀之中寄托作者的情感或哲思,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經(jīng)典作品中或有濃重的情感,或有明晰的思想,或有闊大的胸襟,或有深邃的哲理。姚鼐的《登泰山記》與一般意義上的游記散文相比,可以說是一個“無...
文境
-
生命何以成長
《雉雞》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童慶炳先生回憶童年往事的一篇散文。在過去了許多年以后,已是著名文藝理論家的童先生仍念念不忘過往,并深情回憶自己與幾只雉雞相處又最終相離的往事。徐則臣在《放牛記》中說,“往事總在回憶時被賦予意義”。我想,這個故事的意...
拓境
-
“從容辭令”索解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競為秦所滅?!?對課文《屈原列傳》這段話中的“從容”一詞,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同時期出版的兩種高中語文教科書做出的注釋分別為: ...
語林
-
從《霜降夜》的答案表述看散文應(yīng)考策略
一、《霜降夜》“官方答案”和“魯考答案”對比 2024年全國甲卷第8題: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記下的那句話?(“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來,一些人又把雙腳踩在了泥濘的路上。”) 參考答案(教育部考試院發(fā)布):①這句話是作者在烏鄉(xiāng)的深切...
-
“說剪裁”導寫與示例
[文題] 剪裁,本義是縫制衣服時把衣料按照人們需要的尺寸剪斷裁開,后來有了新的含義,如園丁剪裁花木、創(chuàng)作者剪裁素材等。有的人提倡剪裁,追求“刪繁就簡三秋樹”:有的人看重自然而然,認為“夜來一霎清明雨,萬卉千葩勝剪裁”。 請以“說剪裁”為標題...
闈藝
-
-
錨定主問題,發(fā)展思維力
[導學構(gòu)想] 《石鐘山記》是蘇軾的一篇記游散文,現(xiàn)被編入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學習任務(wù)群。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至情至性”。單元學習目標是:“閱讀古代散文佳作,體會古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把握...
導學
-
小說閱讀原創(chuàng)題設(shè)計二篇
(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絕對 張中杰 “吃了嗎?餓了家里還有餃子……” “今兒立秋,晚上冷,記得穿厚點兒,加件衣裳……” 風涼颼颼,夜黑沉沉。這是一個凄冷而寂寥的夜晚。月光被厚厚的云層遮擋,只剩下零星的星光點綴著這片黑暗。...
新題
-
飄過四季的云
冬日的陽臺 要是有一只貓就好了,她常常這樣想。 她家小區(qū)里有一只花貓,是半貍花半白的,她叫它貓掌柜。她特別喜歡貓。似乎有一種吸引貓的磁場,貓也喜歡她。小時候外婆家有一窩貓,她把那只黑白花的貓叫奶糖,把那只橘白花的貓叫橘子糖,管那只黑的貓叫藍...
筆秀
-
“霸總愛上保潔阿姨”式短劇當休矣
如今,短視頻平臺蓬勃興起,短劇創(chuàng)作爆發(fā)式增長。其中,“霸總愛上保潔阿姨”式短劇廣泛流傳,它們以簡潔明快的節(jié)奏和看似輕松詼諧的劇情,吸引了大量觀眾,收獲了頗高的熱度。然而,這看似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諸多嚴重的問題。 先看其在性別呈現(xiàn)方面的弊端...
-
值得警惕的精神陷阱
最近,中老年短劇異軍突起,其中以“霸道總裁愛上保潔阿姨”為代表的一類短劇正悄然影響中老年群體的精神世界。這類短劇往往有著看似吸睛的開場,然而劇情如出一轍地走向無腦化與套路化。如20多歲集團總裁與40歲保潔阿姨的愛情故事,他們間驚人的身世糾葛...
說場
-
拒絕標簽 堅守自我
“心機男”“傻白甜”……如今,人們喜歡給別人貼標簽,試圖界定對方的身份、個性乃至生活方式。標簽,或褒揚,或貶抑,它難以全面真實地呈現(xiàn)人物的全貌。我們要拒絕被外界隨意定義,要堅守自我,不讓標簽成為心靈的枷鎖,同時也不給別人貼標簽。 泰然自若,...
-
留在心底的聲音
陰沉沉的積云淹沒了清輝皓月,呼嘯的北風早已成了深夜的背景音樂。我懨懨地合上雙眸,于寒冷的冬夜陷入了眠夢。 夢中,我回到了自己最思念的人間煙火。耳畔,是淳樸鎮(zhèn)民的問候喧嚷,是油條下鍋的嗞嗞聲響,是拌粉與瓦罐湯的筷勺磕碰,是前方校園傳來的青春歌...
-
親愛的外婆
外婆86歲了,比我足足大了70歲。她喜歡和我一起逛超市,一起看電視,一起遛彎,一起打哈哈。父親說:“人老了,就像個小孩子。”可是也不,外婆的另一面,是個大大人! 外婆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的老房子里。每周日,我們一家人都會去鄉(xiāng)下看望她。每次我們都會...
-
母親的桂花酥
秋天來了,老家院子里那棵桂花樹如約綻放桂花,小小的花朵如同繁星掛滿枝頭,散發(fā)沁人心脾的香氣。這個時候,母親開始忙碌起來,為我們制作香甜可口的桂花酥。 母親輕拉枝條,細心地采摘桂花,然后挑出最完整、最飽滿的花朵,放在一旁晾干。 母親是制作桂花...
片言
-
蚯蚓(節(jié)選)
在灰黑色的柏油路面上,它們閃著淡淡的紅光,看起來柔軟而腫脹。它們看起來像小腸或者某種腺體。當我用小棍戳其中一只時,它開始緩慢地蠕動,所以它是活的,但顯然不在屬于它的環(huán)境里,就像一個人出現(xiàn)在遙遠海上的水中一樣。 蚯蚓從黑暗的泥土中鉆了出來,蝸...
-
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覺醒的過程
我不認為任何營隊的密集課程及任何一位作家兩個小時的演講能帶給你們天翻地覆的覺悟。 因為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覺醒的過程,所有外在的配備都不如從你內(nèi)心底層發(fā)動起的顛覆力量來得可怕。而作品即顛覆之后你所收割的內(nèi)在風景,不管那是荒煙亂冢,抑或關(guān)于可敬的綠...
-
刷屏時代的上癮行為
技術(shù)在道德上沒有好壞之分,除非企業(yè)按大眾消費的方式來塑造它。應(yīng)用程序和平臺可以出于促進社會聯(lián)系的目的來設(shè)計,也可以像香煙那樣,出于讓人上癮的目的來設(shè)計。很遺憾,當今時代,太多技術(shù)開發(fā)都在推動上癮。 從很多方面看,物質(zhì)上癮和行為上癮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