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亞洲想象”中的認同政治
“亞洲”,從其在地理空間之外承載的政治、文化和美學意義,以及亞洲想象的表述角度來看,它從來就不是個單一的整體。誰在“亞洲”中,誰在之外,不同時期“亞洲”的含括對象差別巨大。雖然亞洲想象及其實踐所指涉的空間從未局限于東亞(比如宮崎兄弟早期在東南亞的活動,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對菲律賓獨立運動的支持),但在亞洲主義的研究中,學者仍多以日本為主導、以東北亞的中日關(guān)系為中心展開,對清末到“二戰(zhàn)”期間中國亞洲想象的思想流變與歷史實踐的梳理仍較匱乏。(剩余6576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經(jīng)濟學的良心與市場的陰暗面...
- 現(xiàn)代財政國家的“財”與“政”...
- 歷史三峽中的思想探索...
- 中國“亞洲想象”中的認同政治...
- 百年歷史的鐘擺運動...
- 德意的國家建構(gòu)之路...
- 我能不能感謝您的聆聽?...
- 賀蘭山闕作春秋...
- 一個西晉學者的知識世界...
- “新教育”的信念和行動...
- 萬古愁...
- 德雷福斯的人工智能“煉金術(shù)”...
- 策展中的“雙重時間”...
- “合法性”視野下的《富春山居圖...
- 安德森所不言...
- 全球化的締造...
- 蘇軾:通達海外的自然之趣...
- 《 權(quán)力意志》:尼采哲學的政治...
- 作為政治思想家的基佐...
- 騎士團長:理念和隱喻...
- 徑直走入蟲洞...
- 旅游的發(fā)明:一段從精英到大眾的...
- 《春秋》不贊許宋華椒伐陳...
- 種須與藝眉...
- 學書的“脫化”之法...
- 康熙皇帝說拉丁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