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古體與俗寫體
每個時代,書寫的字體不止一種,功能自不同。啟功《古代字體論稿》說:“每一個時代中,字體至少有三大部分:當時通行的正體字;以前各時代的各種古體字;新興的新體字或說俗體字?!睔v代正體字、古體字有“詳而靜”的特點,俗寫體則“簡而動”。
在字體演變期,正體字的字體幾經(jīng)改變。大體說,商周到秦朝是古篆時代,正體字是篆類字體。(剩余398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抗日不需要神?。?日軍家書如是...
- 大佛次郎戰(zhàn)敗日記中的“神風”與...
- 城市意象:原典和新用...
- 新人物與舊科舉:梁啟超的反復和...
- “痛史當年待補刪”...
- 法治的悖論...
- 重估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法國政治思...
- 陳忠實的道德文章...
- “數(shù)年糧食,一屋圖書”...
- “野比爾”邦奇與地理學傳奇...
- 圖像證史需謹慎...
- 考古學取代不了史前史...
- 水晶的尷尬...
- “透物見人”的得與失...
- 祭祀與德行...
- 達爾馬提亞:海邊的南斯拉夫...
- 一部寫了半世的書...
- 找回丟失了的中國故事...
- 讓“可信”的人更“可愛”...
- 人性與政治的倫理張力...
- 古典音樂何以背離了“公共”與“...
- 無問「西」「東」...
- 沈周畫中的文人如何讀書?...
- 正體、古體與俗寫體...
- “不二過”?“不諉過”?...
- 漫畫...
- 四七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