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道德觀構建的基礎問題
——基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分析
[摘要]理解馬克思的道德思想,不應陷入“道德論”或“非(反)道德論”這種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誤區(qū),而應將其置諸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框架中理解其有效性與客觀性?;凇兜乱庵疽庾R形態(tài)》這一重要文本,厘清歷史唯物主義語境中的道德何以存在,以及其規(guī)范性何以建構,是馬克思道德觀構建的基礎問題。馬克思在構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以人的存在方式為解釋視野,對道德進行了社會學意義上的反思與說明,構建了一種更為科學的道德觀。(剩余14668字)
目錄
- 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政治倫理向度...
- 從精神哲學審視人生觀...
- 漢語道德語言的傳承發(fā)展和價值維...
- 馬克思道德觀構建的基礎問題...
- 馬克思早期經(jīng)濟學哲學思想中的倫...
- 馬克思正義觀釋解的兩條線索...
- 荀子禮學綱要...
- 王陽明對道德根據(jù)問題的重釋...
- 論鮑曼后現(xiàn)代倫理學的他者視域及...
- 論公共理性的道德基礎...
- 盧梭論公共生活的情感動力及其限...
- 人工智能意識的可及性及其倫理前...
- 數(shù)據(jù)正義問題與分布式責任...
- 論道德與法權的關系...
- “君子之學”何以“美其身”...
- 居住價值進階中“空間界限”的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