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有效閱讀新聞評論的方法指引
閱讀新聞評論不僅能拓寬我們的視野、了解社會動態(tài),還能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閱讀新聞評論的方法: 一、明確新聞評論的基本特點 1.時效性:新聞評論是對近期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或社會現(xiàn)象的即時反應(yīng),閱讀時要關(guān)注評論發(fā)...
-
羅容海:新聞評論的宏大與精微
光明日報社主任編輯、評論員羅容海以“觀點立報”四個字形容新聞評論對報紙等媒體所帶來的正向作用,他認為:第一,評論并不是新聞,但是它可以讓新聞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針對新聞事件的評論,能夠讓新聞本身受到更多讀者的關(guān)注,引發(fā)公眾思考,促進事物良性...
封面文章
-
銘記歷史
柏林墻的碎片 ◎劉小楓 柏林墻上曾有過一種文化,如今這種文化變成了碎片。 自從民主德國的一些公民在柏林墻東側(cè)掘開了幾個大口,讓東西柏林人自由往來,柏林墻開始變成歷史的廢墟。柏林人紛紛涌到柏林墻,用鐵錘和鐵砧在墻上敲下幾塊碎片,作為歷史遺物的...
閱讀視界
-
社會在進步
當人形機器人走進工廠、智能助手讀懂你的心思,我們已站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前沿?!稉肀Ц篮玫闹悄軙r代》將帶我們穿梭于技術(shù)便利與倫理思考之間——既能看見AI如何化作“有溫度的朋友”點亮生活,也將對它帶來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隱私安全等問題進行思考。讓我們一...
讀寫指津
-
微笑給予我力量
陌生人的微笑,同樣能夠點亮我們的世界。 ——題記 那些曾在生活中給予我微笑的陌生人,感謝你們,讓我在忙碌的日常中獲得溫暖! 還記得上初一時,有一天放學時恰好下起雨,密密的雨滴在空中斜織著,織成晶瑩的水簾,但我卻無心欣賞。這樣的天氣,父母不免...
-
父親的手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半月有余,心中最難以忘懷的,便是他那雙勤勞的手。 那幾天,父親忙于在蟹塘中捕魚,所以衣服上總是帶著一股濃濃的腥味,我很不喜歡這種味道。 那天已是深夜,風一陣緊似一陣,我正在研究一道難題,正好見到夜歸的父親。他還未走到近前,那...
-
泛黃的老膠片
梧桐樹上,蟬兒正睡著覺,黃鸝也在枝頭唱著歌兒。阿婆推著小三輪車穿過小巷,阿公坐在巷頭下著象棋,老舊收音機中傳來婉轉(zhuǎn)的曲兒……種種有關(guān)小巷的情景從我眼前閃過,恍如昨日。記憶隨著搖曳的樹葉回到那一年的夏日…… 梧桐長得正茂盛,龍眼也熟了。阿婆推...
佳作秀場
-
《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
影片簡介 《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聚焦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關(guān)鍵的鐵原阻擊戰(zhàn),以1951年5月為背景,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3軍以2.5萬兵力對抗近5萬聯(lián)合國軍,激戰(zhàn)十二個晝夜守住戰(zhàn)略要地鐵原的故事。通過李想、李默尹等人的視角,展現(xiàn)了志愿軍在極端劣勢...
閱讀廣角
-
怎樣使得觀點具有說服力
文題呈現(xiàn) 韓愈在《馬說》一文開篇便提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一觀點,全文細數(shù)了食馬者對千里馬的糟蹋與鞭笞。作者托物寓意,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憤懣之情。你是否贊成他的說法呢? 請談?wù)勀愕挠^點,并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
精批細改
-
紅色記憶
文題呈現(xiàn)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但這一切離不開革命先烈們的奮斗與犧牲。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該如何繼承革命先烈的信仰與精神?如何讓“紅色記憶”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力量源泉? 請以“紅色記憶”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知識點撥
-
門
文題速遞 門,無處不在?,F(xiàn)實生活中,門是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但心里的門則多種多樣:敞開的、半掩的、緊閉的…… 請你聯(lián)系實際生活,以“門”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 (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
同步寫作
相關(guān)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