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
茶葉中手性農藥殘留分析與風險評估研究進展
摘要:手性農藥存在一個或多個對映體,其對映體在生物活性、毒性、環(huán)境行為、降解代謝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茶葉作為三大無酒精飲品之一,其質量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雖然目前更關注手性農藥外消旋體殘留總量,但隨著分析技術的發(fā)展,同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藥效、減...
綜述
-
-
茶樹STOP基因家族的鑒定及表達模式分析
摘要:STOP(Sensitive to proton rhizotoxicity)是一類C2H2型鋅指結構轉錄因子,在植物多種脅迫耐受機制中發(fā)揮重要調控作用?;诓铇洌–amellia sinensis)全基因組數(shù)據(jù)共鑒定出6個STOP家...
-
-
云南十里香茶樹空間轉錄組測序研究
摘要:近年來,云南大葉種茶和古茶樹資源備受關注,而對于云南小葉種茶樹資源研究報道較少。十里香茶樹品種是云南特有的小葉種茶樹資源,品質獨特且飲用歷史悠久??臻g轉錄組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基因表達分析技術,目前尚未見在茶樹資源應用上的文獻報道。利用...
-
-
茶樹大面白葉綠體基因組特征、密碼子偏好性及其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摘要:茶樹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 ‘Damianbai’)在1985年被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品種,其起源以及與其他茶樹品種之間的進化關系尚不清晰。以茶樹大面白為試驗材料,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茶樹大面...
-
-
解磷菌與解磷固氮雙效菌對貴州富硒土及茶苗硒鋅含量的影響
摘要:為探究解磷菌及解磷固氮菌對富硒土壤及茶苗(Camellia sinensis)有效硒(Se)、有效鋅(Zn)含量的影響,以2株茶樹內生解磷菌(Paraburkholderia fungorum PSt07、Kluyvera inter...
-
-
貝萊斯芽孢桿菌YJK1鑒定及其對茶炭疽病的拮抗效果
摘要:茶樹炭疽病的發(fā)生嚴重威脅著茶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傳統(tǒng)的化學農藥防治方法存在農藥殘留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以篩選到的貝萊斯芽孢桿菌(Bacillus velezensis)YJK1生防新菌株為研究對象,探究了YJK1菌株對茶樹病害的生物防治效...
-
-
TTLD-YOLOv7:非結構化環(huán)境下茶樹病害的檢測算法
摘要:茶樹病害對茶樹種植業(yè)和相關行業(yè)的影響極為嚴重。在動態(tài)而復雜的茶園環(huán)境中檢測疾病的傳統(tǒng)方法效率低下,檢測效果不盡人意。本研究提出一種基于YOLOv7-tiny的模型,增強了茶樹病害的細微檢測能力。通過整合CoordConv和ECA信道關...
-
-
不同萎凋方式美人茶酶促加工階段的香氣變化
摘要:為了探究室內自然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美人茶酶促加工階段的香氣變化,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對美人茶酶促加工階段過程樣中收集的揮發(fā)物進行分析。利用正交偏...
-
-
不同溫度熱風萎凋對紅茶萎凋葉及成茶品質的影響
摘要:以湘西古丈縣茶樹群體品種夏季一芽二葉茶鮮葉為原料,在傳統(tǒng)紅茶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用熱風萎凋工藝替代傳統(tǒng)室內自然萎凋工藝,從感官品質、滋味品質成分和香氣品質成分3個方面,研究分析了35 ℃、45 ℃、55 ℃、65 ℃ 4種熱風萎凋工藝對...
-
-
普洱茶素Ⅴ~Ⅶ對4種乳腺癌細胞作用研究
摘要:普洱茶素(Puerins)是從普洱熟茶中分離得到的兒茶素衍生物,是一類結構獨特的含氮多酚化合物。開展普洱茶素Ⅴ~Ⅶ抗乳腺癌細胞作用的研究,以4種不同受體表型的乳腺癌細胞株為模型,進行噻唑藍(MTT)比色試驗、蛋白質組學檢測及細胞凋亡檢...
-
-
改良QuEChERS方法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測定茶樹組織中的雙丙環(huán)蟲酯和代謝物M440I007
摘要:雙丙環(huán)蟲酯是一種新型生物源殺蟲劑,2023年在我國登記用于茶樹中茶小綠葉蟬的防治。建立了改良QuEChERS法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UPLC-MS/MS)測定茶樹組織中雙丙環(huán)蟲酯及其代謝物M440I007的分析方法。茶樹根、...
-
-
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差異對我國茶葉出口RCEP成員國的貿易效率影響研究
摘要:目前,茶葉外貿面臨著來自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挑戰(zhàn),以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s)標準差異為切入點,構建異質性貿易指數(shù)(HIT)量化各國農藥MRLs的具體差異,利用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研究農藥MRLs標準差異對我國茶葉出口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
研究報告
相關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