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從“被吃者”到“吃人者”
作者簡介:嚴娛婷(2003-),女,江西鷹潭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通信作者:黃紅春(1970-),女,江西石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通信郵箱:384171654@qq.com。 摘要:張愛玲《金鎖記》的主人...
-
以水為媒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傳統(tǒng)技藝中的地方性知識研究”(項目編號:22YJA760076)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吳曉諾(2000-),女,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化遺產(chǎn)保護,藝術史。摘要:水在古代神話和...
-
歌曲《大夢》歌詞文學性分析
作者簡介:丁娟(1986-),女,河南開封人,博士(研究生)在讀,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摘要:歌曲《大夢》,由瓦依那樂隊的吉他手十八作詞、作曲,歌曲有民謠般的旋律、散文詩般的歌詞創(chuàng)作、詩意的美學追求,質樸地演繹了“我”從6歲到88歲的一...
文學藝術
-
-
基于語料庫的中文構式“P的N”中“的”的隱現(xiàn)規(guī)律量化研究
基金項目: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基于語料庫的中文構式‘P的N’中‘的’的隱現(xiàn)規(guī)律量化研究”(項目編號:YCSW2023262)資助。 ...
-
維譯本的諺語翻譯研究
基金項目:新疆伊犁師范大學2022年度校級科研項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漢維文平行語料庫研究”(項目編號:2022YSYB045)。 作者簡介:李娜(2001-),女,回族,新疆伊寧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維翻譯。 通信作者:阿步利孜&...
-
-
概念整合理論對拼綴詞的解釋力
基金項目:2023校級科研基金項目“基于文獻計量的兒童語言習得研究可視化分析”(項目編號:SKYB2023002)。 作者簡介:饒蒙(1995,1-),女,江西上饒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摘要:拼綴詞是“語義合成”和“形式截略...
-
-
中日近代詞匯環(huán)流個例研究
作者簡介:龐大瑜(2000,10-),男,廣西北流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日比較文學,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摘要:綜合利用語料庫、報刊數(shù)據(jù)庫、詞典等資料,可以明晰“神經(jīng)”一詞在中日兩國間演變和環(huán)流的詞匯史,辨析其古今各義的出處,...
-
跨文化視域下少兒國學經(jīng)典英譯:從文化傳遞到價值認同
課題來源:安徽省高等學??茖W研究2022重點課題(哲學社會科學)“少兒國學經(jīng)典英譯研究——以《三字經(jīng)》為例”(項目編號:2022AH052882);安徽省高等學??茖W研究2022重點課題(哲學社會科學)“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診斷評價量規(guī)的開...
-
-
生態(tài)哲學觀視域下COP15中國宣傳片中多模態(tài)隱喻架構研究
基金項目:2023年吉林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生態(tài)哲學觀視閾下COP15中國宣傳片中國家形象的多模態(tài)隱喻架構研究”(項目編號:2023CX159)。 作者簡介:王曉露(2000-),女,遼寧丹東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多模態(tài)...
語言文化
-
國際傳播視角下廣西壯族文化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研究
基金項目: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壯族文化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3KY1477)。 作者簡介:張榮格(1991-),女,廣西桂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本土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翻譯理論與實踐...
-
場景重塑、立體敘事、思想傳承:文化節(jié)目《非遺里的中國》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
作者簡介:王曦若(1994-),女,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文藝。 通信作者:王譯晗(1992-),女,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傳統(tǒng)文化傳播,通信郵箱:495196169@qq.com。摘要:非物質...
-
-
態(tài)度系統(tǒng)視閾下哈薩克斯坦主流媒體對碳中和報道的生態(tài)話語分析
作者簡介:賈碧璇(2000-),女,山西運城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話語分析。摘要: 該研究以哈薩克斯坦主流媒體Kazinform對碳中和的新聞報道為研究對象,以態(tài)度系統(tǒng)為理論框架,以“多元和諧、交互共生”的生態(tài)哲學觀為指導,...
傳媒文化
-
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的時代價值判析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課題“明清理學政治倫理文化研究”(項目編號:2020ZXF00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余成煜(1996-),女,江西上饒人,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資源管理。摘要:當...
-
儒家修身思想在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價值探析
基金項目: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儒家修身思想對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研究”(項目編號:2022SKY330)。 作者簡介:高榕(1999-),女,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儒家修身思想作為儒家思...
-
近代日本學者對浙江文化古跡的實地考察
基金項目: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研究課題“近代日本對浙江佛教史跡的踏查活動及影響研究”(課題編號:2022N98)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韓娜(1981-),女,浙江寧波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流史。摘要:20世紀初,日本學者對...
歷史文化
-
人類學視野下的飲食文化變遷
作者簡介:向樂言(2001-),男,德昂族,云南德宏人,本科,研究方向: 民族學。 通信作者:馬術坡(2001-),男,滿族,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學,通信郵箱:shangshi216@163.com。摘要:飲食作為族群的邊界與標...
-
試論非遺文化傳承與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應用
作者簡介:姚申麗(2000-),女,江蘇南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 通信作者:趙慧寧(1963-),女,黑龍江牡丹江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通信郵箱:1075169381@qq.com。摘要:該文從南通板鷂風箏的傳...
-
民族文化記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研究
基金項目:2023年廣西高校理論政策研究課題“民族文化記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研究——以八段錦文化記憶為例”(項目編號:2023GXTZ001)。 作者簡介:鄧玉超(1981-),女,湖南永州人,碩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哲學...
民俗文化
-
多模態(tài)視角下民族非遺傳承與發(fā)展
基金項目:云南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院研究生特色品牌建設科研項目“多模態(tài)視角下民族非遺傳承與發(fā)展——以哈尼梯田歷史博物館為例”(項目編號:YJS2022TSPPOO4)。 作者簡介:邱心彥(1996,2-),男,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在讀...
-
-
地方性博物館志愿者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系研究
基金項目:2022年度淄博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博物館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2ZBSKB029)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金慧(1994-),女,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宣傳教育。摘要:博物館是重...
-
鄉(xiāng)村文化振興賦能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作者簡介:黎帥帥(1989,10-),女,江西九江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礎。摘要: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鄉(xiāng)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鄉(xiāng)...
-
讀者閱讀需求下的鄉(xiāng)村數(shù)字閱讀推廣服務研究
作者簡介:涂家興(1988,5-),男,廣東肇慶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數(shù)字圖書館。摘要:數(shù)字閱讀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chǎn)物,也是傳統(tǒng)閱讀方式的一種轉變,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農(nóng)村地區(qū)也逐漸步入數(shù)字化閱讀時代。在鄉(xiāng)村的閱讀生活中,如何...
-
黑龍江民俗文化賦能冰雪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
基金項目:2023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黑龍江省冰雪旅游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研究”(項目編號:23YSB2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孫瑩(1982,7-) ,女,山東萊州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摘要:北京冬奧...
文化產(chǎn)業(yè)
-
“天民”季子的習得之道與教育啟迪
作者簡介:秦益霖(1970,5-),男,江蘇南通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名人文化與旅游文化,職業(yè)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哲學。摘要:近年來,關于常州人文始祖季子的文化研究在研究季子成就和貢獻方面取得了系統(tǒng)性豐碩的成果,但是季子的“天民”思想和...
-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多維傳承路徑
基金項目: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2023年度校園文化品牌培育項目“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校園多維傳承模式”;2023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規(guī)范化研究——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為例”(項目編號:...
-
傳統(tǒng)禮儀文化對中職禮儀專業(yè)學生的教育作用與實施
作者簡介:韓英(1991,10-)女,陜西寶雞人,碩士研究生,國家高級禮儀禮賓師,研究方向:禮儀。摘要:傳統(tǒng)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古人性格和品格的集中體現(xiàn),也影響了現(xiàn)代人們的審美。目前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背景下,傳統(tǒng)禮儀文化作為中職禮儀專業(yè)...
-
中國古代義利思想對高校德育的啟示
基金項目:2022年省屬高?;究蒲袠I(yè)務費項目——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建思政研究項目“永嘉學派義利觀及其在高校德育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 :Y202239)。 作者簡介:鄧偉峰(1982-),男,河南洛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哲學,...
-
語文與歷史學科融合視角下的家國情懷文化傳承探究
基金項目:此文為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成果,“少數(shù)民族學生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以新疆內高班歷史教學為例”(項目編號:C-c/2021/02/149)。 作者簡介:蔡萍(1979,2-)女,江蘇鹽城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
-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指導下青少年文化自信建立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3年度專項課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下愛國主義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GS[2023]GHBZX495)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楊蕾(1995,8-),女,甘肅定西人,本科,二...
-
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課話語建構路徑探究
作者簡介:鄭友琳(1996-),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話語實踐活動,話語文本及其實踐都影響著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課話語建構的重要來源與底氣所在,兩者有著深刻的內在...
-
誠信文化高校育人路徑的探究和思考
基金項目:四川文理學院科研啟動基金資助“誠信文化育人路徑的探究與思考——以四川文理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23QD14)。 作者簡介:陳昱锜(1994,11-),女,四川達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摘要:隨著社會的變遷,...
-
新時代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作者簡介:吳芳芳(1992-),女,安徽銅陵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摘要:勞模精神作為一種文化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作為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理應成為弘揚新時代勞模精...
文化與教育
-
-
知識翻譯學視域下詩歌英譯知識轉向分析
作者簡介:陳菊萍(1998,4-),女,土家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翻譯實踐,文化傳播。摘要:知識翻譯學的構建將“知識論”與“翻譯學”結合起來,開創(chuàng)了我國翻譯理論新范式。在知識翻譯學視域下,知識是翻譯活動生發(fā)的基礎,也是翻...
-
《大和本草》對《本草綱目》分類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
基金名稱: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近世日本漢方醫(yī)學與中醫(yī)‘同源異流’研究”(項目編號:23BZS082);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河南中醫(yī)藥典籍譯介研究”(項目編號:2021CYY032);河南興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專項項目“《傷寒論》東傳譯...
-
從跨文化理解視角解讀國產(chǎn)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德遭遇的文化折扣
作者簡介:壯欣溢(2000,6-),女,江蘇常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德語語言文化。摘要:該文立足于跨文化闡釋學關于跨文化理解的相關理論假設,研究國產(chǎn)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德遭遇的文化折扣現(xiàn)象。研究選取了德國影評網(wǎng)站專業(yè)評論員和...
文化交流
-
以新疆紅色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
基金項目:新疆科技學院校級科研基金項目“以新疆地區(qū)紅色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資助(項目編號:2023-KYPT02)。 作者簡介:陳然然(1995,2-),女,安徽宿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文化傳承發(fā)展。摘要:鑄牢中...
-
-
基于CiteSpaceV的國內體育文化可視化研究
作者簡介:王朝弘(1996-),男,四川遂寧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學。 通信作者:李繼軍(1976-),男,陜西漢中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體育學,通信郵箱:1156929257@qq.com。摘要:體育文化研究作為一...
-
-
管理學視角下自然博物館的發(fā)展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徐瑩(1982,4-),女,滿族,廣西南寧人,碩士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檔案,博物館科學管理,博物館學。摘要:當前我國自然博物館在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出數(shù)量快速增加、門類增長顯著、場館規(guī)模不斷擴大、藏品資源逐漸豐富等特征。自然博物館...
-
基層群眾中醫(yī)藥健康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
作者簡介:陳嘉強(2005-),男,廣東陽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衛(wèi)生管理。 通信作者:李藝(1989-),女,湖北黃梅人,博士,中級講師,研究方向:中醫(yī)內科學,慢性病防治與流行病學,衛(wèi)生政策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通信郵箱:lilychonge...
-
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劉秋紅(1998-),女,湖北恩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摘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和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凝結了古代人民及當代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文化體系中的瑰寶。堅持...
文化論苑
相關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