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書,古人讀書的巧功夫
抄寫,似乎是笨功夫、死功夫,但在許多飽學之士看來,是讀書的巧功夫。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憶自己幼年時的經歷:“余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剩余816字)
試讀結束
目錄
- 日染一瓣...
- 大家的“蔡奶奶”...
- 與古城一起,永葆青春...
- 端石如德人:書齋中的硯臺...
- 植物也“遠足”...
- 一道水豆腐湯...
- 當考古遇上新科技...
- 花椒:中國味道里的靈魂...
- 抄書,古人讀書的巧功夫...
- “候鳥”老爸有樂招...
- 自己的事自己做...
- 希臘小島用騾馬擁抱寧靜...
- 巨型“螺旋”引水來...
- 這群大爺大媽好“颯”...
- 適老面面觀...
- 跨代共居,青老互助...
- 手術時打麻醉針,為啥打的部位不...
- 普法講堂: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
- 為什么感冒時,耳朵聽不清楚...
- 路萬江:獨來獨往,打造一條古典...
- 退休后徒步、唱歌、跳舞,他們玩...
- 75歲網球爹爹,場上仍是少年...
- 跟著王老師去旅行...
- 童年的小人書...
- 歌詞本里的青蔥歲月...
- 跟著四季調情志...
- 食物腥味重怎么辦...
- 開水沖雞蛋,健康隱患多...
- 漫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