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對孔子的影響
蘧伯玉名瑗,春秋晚期衛(wèi)國賢大夫。衛(wèi)國與魯國同為姬姓諸侯,又是鄰國,關系密切(《論語·子路》:“魯衛(wèi),兄弟之政也”),因此孔子很重視衛(wèi)國。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兩次寄居在蘧伯玉家,《孔子家語·困厄》還提到蘧伯玉請孔子相禮,可見他與蘧伯玉的關系比較密切。據(jù)《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蘧伯玉是孔子所師事的人之一,綜合考察二人的交往,他對孔子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剩余2107字)
目錄
-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 敬德保民:儒家德治思想的現(xiàn)代價...
- 《詩經(jīng)》中的天人關系思想簡析...
- 孟子君子觀探析...
- 從“明分使群”看荀子的社會歷史...
- “渾然天地萬物一體”:清儒潘平...
- 淺析焦循的人性論...
- 蘧伯玉對孔子的影響...
- 德化、禮樂與權威:唐前期李姓五...
- 宋羅直溫墓志考釋...
- 北宋文士王詵生年研究論據(jù)覆議...
- 歐陽修別稱“歐公”探源...
- 胡適“科學的人生觀”探析...
- 古代中醫(yī)藥學素材與《七發(fā)》創(chuàng)作...
- 延安文藝中構建“人民性”概念的...
- 開卷思人:重讀《美的歷程》...
-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儒學基因...
- 黃龍慧南的悟道因緣與禪法教學特...
- 童心說的教育意涵...
- 關于民國文獻整理保護的思考:以...
- 哲學家湯一介談《淮南子》...
- 對儒學核心之解讀...
- 理解侯外廬史學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