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譚《新論》“邪上”別解
——以簡冊的布局、容字為中心
摘 要:通過統(tǒng)計宋本《史記》《漢書》諸《表》單格、單列容字能力,可以發(fā)現(xiàn)紙張時代諸《表》的單列很難直接對應兩漢時期的單簡。當時諸《表》在制作與早期傳抄中或采取類似“質日”以及尹灣漢簡《延元二年日記》等文獻的編排方式,將所有的欄分為多組來書寫。與此相應,桓譚《新論》所言“旁行邪上”中的“邪上”,或指這種布局形式下各組間欄與欄的斜向關系。(剩余15864字)
摘 要:通過統(tǒng)計宋本《史記》《漢書》諸《表》單格、單列容字能力,可以發(fā)現(xiàn)紙張時代諸《表》的單列很難直接對應兩漢時期的單簡。當時諸《表》在制作與早期傳抄中或采取類似“質日”以及尹灣漢簡《延元二年日記》等文獻的編排方式,將所有的欄分為多組來書寫。與此相應,桓譚《新論》所言“旁行邪上”中的“邪上”,或指這種布局形式下各組間欄與欄的斜向關系。(剩余1586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