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隱在劇專的離職風波
——“名家與手稿”之四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尚在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學位的焦菊隱愛國心切,婉拒了導師留他在巴黎任教的邀請,排除萬難回國,來到了大后方抗戰(zhàn)宣傳據(jù)點桂林。
1939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桂林分會成立,焦菊隱被選為文協(xié)桂林分會常務理事。次年,焦菊隱導演了曹禺名作《雷雨》和阿英的《明末遺恨》,從而名噪一時。(剩余4696字)
試讀結束
目錄
- 從“武成王”看《封神演義》的思...
- 鐵骨柔情尺幅間...
- 慈厚溫雅的明清女性誡子詩...
- 齊家濟世的范仲淹家訓...
- 《顏氏家訓》中的讀書之用與讀書...
- 新時代兒童小說如何重述“長征史...
- 從《李白傳》到《李太白別傳》...
- 在守正中創(chuàng)新...
- 在后真相時代把握“真實”...
- 魯迅手稿隱藏著的魯迅世界密碼...
- 從老舍《駱駝祥子》手稿本的“修...
- 冰心日記手稿的發(fā)現(xiàn)與整理...
- 焦菊隱在劇專的離職風波...
- “跨界作家”葉梅...
- 中華書局幾個版本圖書的“瑕疵”...
- 傳播學視野中的近代中國...
- 歷史真實與細節(jié)虛構的合理布局...
- 登臨哲學先圣的高地...
- 陳子昂的詩路與詩風...
- 陳子昂的接受史...
- 陳子昂需要合乎歷史實際的評價...
- 一詩一序一君子...
- 《炎帝文化與中華文明》芻議...
- 從“不可施救”到“救救孩子”...
- 博覽群書話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