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政道:“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 1993年5月25日,李政道攜夫人親臨上海,為他參與籌辦的“復旦大學李政道物理學綜合實驗室”揭牌。他在演說中說道:“為了祖國的年輕一代,為了祖國建立世界水平的物理學實驗室,我愿意拋磚引玉。
-
- 結合現(xiàn)代技術提升醫(yī)用物理學教學效果
- 而且對于經(jīng)費有限的教育機構,因實驗設備昂貴且更新?lián)Q代速度快,使其很難配備最先進的實驗設備來支持學生的實踐學習,導致學生缺乏系統(tǒng)性的鍛煉,從而對各學科知識了解不足,無法有效地將物理原理應用到醫(yī)學領域,最終影響了學生對醫(yī)用物理學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宋長寶 梁妃學 -
- 基于科教融合的地震波數(shù)值模擬綜合實驗設計
- 摘 要:將地震數(shù)值模擬科學研究轉化為地球物理學綜合實驗,對比研究低速層和水層地質模型情況下地震響應特征的差異。
武曄 顧觀文 萬永革 孫守才 -
- 促進高中物理深度學習的“問題鏈”策略研究
- 乃是迫使求知欲向研究行為轉換的強有力武器.所說高二物理“問題鏈”,可以看作教師將認證性物理問題轉換成的“難題集群式”,它不僅具有獨特活動的主題蘊涵,也具備條理清楚的級別,根據(jù)傳動鏈條方式結合在一起,可以滿足學生們物理學綜合素養(yǎng)從低到高的健康發(fā)展
張淑芬 -
- 跨學科理念下初中物理 “立學課堂”建構
- 實施跨學科物理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種必然要求,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種必然取向,它不僅能讓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綜合思維力、實踐力。
馬澤宇 -
- 高中物理課堂滲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幾點教學嘗試
-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真正了解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含的物理學科知識,并產生濃厚的物理文化素養(yǎng)與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綜合素養(yǎng)。
劉端紅 -
- 高中物理力學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探討
- 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故事和資源中與科學精神相關的重要人物,引導他們體會人物身上所具備的強烈創(chuàng)新精神和優(yōu)秀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中受到熏陶,以此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目標。
孫金紅 -
- “彈性動力學”課
- 教學改革和實踐表明,“彈性動力學”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學效果良好,對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地球物理學綜合素質人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信富 王赟 錢榮毅 -
- 李政道的首次美國之行及國籍變遷
- 1993年5月25日,李政道物理學綜合實驗室在上海復旦大學揭牌成立。2001年9月,北京大學理論生物學中心(2011年10月更名為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正式成立。
朱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