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大黨成功密碼探析
- 在列寧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最高綱領的基礎上,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確定了革命的對象,也就找到了最主要的敵人;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正確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在國民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趙志勇 滕翠華 -
- 什么決定了一個政黨的興衰
- 列寧創(chuàng)新的帝國主義論、無產階級革命理論、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建設社會主義理論、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等,在帝國主義時代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了列寧主義階段。
李瑞琴 -
- 民族復興: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與黃埔軍校建立的底層邏輯
- 中國共產黨人運用剛剛傳入的、列寧創(chuàng)立的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分析中國社會性質,指出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之下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甚至要淪為“完全殖民地”。
俞祖華 -
-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國際因素與時代特點論析
- 列寧闡明了布爾什維克的建黨思想和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他強調“共產國際在民族殖民地問題上的全部政策,主要應該是使各民族和各國無產者和勞動群眾為共同進行革命斗爭、打倒地主和資產階級而彼此接近起來。”
徐行 -
-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機理: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文明研究
- 1920年,列寧提出了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向東方民族提出了革命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與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將中華民族納入社會主義革命的文明形態(tài)中,加快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許忠明 -
- 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過程中的障礙及化解
- 主要是因為新生的蘇俄政權在實施“東方戰(zhàn)略”以謀求突破帝國主義列強的封鎖包圍困境的過程中,認為中共力量太過弱小,不能成為其在中國可以依靠的強大盟友,這一點可以從列寧的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代表對中共的評議以及共產國際的相關決議中清晰地觀察出來
李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