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理解區(qū)域史:《在歷史中尋找中國》的啟示
2016年,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在歷史中尋找中國——關于區(qū)域史研究認識論的對話》一書,在我看來,是一本非常難得的以跨學科的視野來展現(xiàn)區(qū)域社會史研究理論和方法的好書。在內容體例上,該書以對談的形式來展開,一問一答,問答互動,時時以具體問題來...
開卷有益
-
-
棋王賈題韜
賈題韜,字略侯,別名玄非,法名定密。山西省洪洞縣(原趙城縣)羅云村人。乳名漢生。生于1909年,1931年畢業(yè)于山西大學法學院,先后任山西大學、金陵大學、光華大學教授。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四...
人物春秋
-
-
山西永濟東姚溫牌坊
東姚溫牌坊位于山西省永濟市東姚溫村西,現(xiàn)存磚、石牌坊各一座。石牌坊位于村西300米處,明崇禎元年(1628年)為旌表蒲州王進之妻張氏所建。磚牌坊位于村西200米處,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為旌表故太學士孟挺之妻王氏所建。 2009年,第三...
古建瑰寶
-
-
2008年以來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2008年以來,太原市連續(xù)五年將實施城鄉(xiāng)清潔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統(tǒng)籌城鄉(xiāng)、促進發(fā)展和建設一流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來抓,高位推動,科學謀劃,統(tǒng)籌推進,全民參與,標本兼治,長效管理,城鄉(xiāng)環(huán)境衛(wèi)生面貌得到極大改觀。 2008年3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
環(huán)衛(wèi)史話
-
-
“陶三杠”陶琰
新絳縣是山西運城僅有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晉國都城,史稱新絳,隋唐以來稱絳州。古城中心有一條陶家巷,就是為紀念明朝清官陶琰而命名的。 陶琰(1449—1532),字廷信,別號逸庵,謚恭介。山西平陽府絳州(今山西新絳縣)陶家巷人。陶琰22...
-
-
以德著 以才顯
太原市,別稱并州,地處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城市。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并州大地出現(xiàn)了一些名宦,千百年來民間一直流傳著他們的故事。 仕于其地而有政績,惠澤及于民者謂之名宦。古代在并州為官并能夠入祀名宦祠的官員鳳毛麟角。...
廉政檔案
-
-
得天獨厚青羊口
青羊口長城位于山西省靈丘縣下關鄉(xiāng)六沙臺村東南的山嶺上,長約500米。這一帶地處太行山腹地,在崇山峻嶺之間,沿著河流經(jīng)過的每座山谷中,都有一條條隱秘的通道,從古自今,連通著今河北省阜平縣、淶源縣和山西省的繁峙縣、靈丘縣,更是黃土高原與河北平原...
走筆長城
-
-
從平遙縣呈文看庚子國難中的票號匯兌
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平遙知縣向戶部提交關于日昇昌等九家票號備齊銀兩的呈文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占領北京,慈禧攜光緒帝西逃,其間曾在山西駐蹕。這期間,山西票號對其進行了大力支持,為其提供沿路花銷,至今在平遙、祁縣、太谷等地都流傳...
晉商風云
-
-
傅山與太原松莊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學者、思想家、書法家、醫(yī)學家,也是太原的一張文化名片,正因其僑居太原松莊十七八年,所以才使太原東山上的一個普通村落成為了中國北方重要的學術中心,并為世人熟知。如今,幾百年過去了,傅山等歷史人物漸漸遠去,但松莊與慈云寺則更...
歷史考證
-
-
大軍挺進抗日戰(zhàn)場之前
一支威武雄壯的大軍出動了,跨過黃河,馳過平原,咚咚腳步聲震動山西大地,獵獵戰(zhàn)旗攪動太行呂梁山水。與此同時,遠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的另一支強兵勁旅,也龍騰虎躍,在村落密布、水網(wǎng)縱橫的南方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英勇殺敵的抗日大戲! 這是具有光榮...
-
-
從文化視角透視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古稱鹽池,《山海經(jīng)》中已有記載。第三卷《北山經(jīng)》這樣描述:北方第三列山系太行山四周,“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边@里的“景山”指今天聞喜縣內湯王山;“鹽販之澤”,指的就是今天的運城鹽湖。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
-
-
晉水流域水利史探究
碑刻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以石質材料為書寫載體的銘刻文字通稱為碑刻,這是對碑刻廣義的理解,包括碑碣、石闕、摩崖、墓志、畫像題字、造像記、經(jīng)幢等。狹義的理解,碑刻是專指帶有碑首、碑身、碑座規(guī)制的碑。碑刻的史料價值受到歷代學者的認同,正如陸和九...
-
-
從《小二黑結婚》透視人民作家趙樹理對邊區(qū)新婚姻法律施行之貢獻
因為是沁水人又姓趙,小時候的我就喜歡上了《小二黑結婚》小人書,上學時期讀得最多的也是沁水人趙樹理寫的作品。后來參加工作到縣城,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潘保安老師,那時他剛發(fā)表《老二黑離婚》不久。我們聊了很久,談得最多的話題也是趙樹理。 1942...
-
-
文旅融合背景下晉商文化遺產(chǎn)活化分析
經(jīng)過五百多年的發(fā)展與優(yōu)化,晉商文化雖然現(xiàn)如今一些內容已經(jīng)不再符合當下的時代價值觀,但是晉商文化在當今社會依舊具有非常重要的傳承意義和關鍵價值。在文旅融合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下,晉商文化必須要擺脫以往過于依靠物質載體進行開發(fā)的思路與模式,打造出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