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無”之美
出差路過朋友所在的城市,無奈時間匆忙,沒能與朋友相見。坐在候車室,我對朋友表達了這份小小的遺憾。朋友說:“ 等我?!蔽腋嬖V朋友:“ 來不及了,再有一個小時火車就進站了。”50 分鐘后,朋友趕了過來。隔著十幾米的距離,朋友笑著對我揮了揮手,我...
思想者
-
-
浙江:從“地瓜理論”孕育出“地瓜經(jīng)濟”
標題 在經(jīng)濟大省浙江,多年來“地瓜理論”孕育的“地瓜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積極利用外部資源、外部市場,積極走向省外、國外。如今,浙江還在豐富自己的答卷,讓“地瓜”藤旺、根壯、塊莖肥。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為的是汲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和養(yǎng)分,但...
-
-
“新飯碗”,AI造
有人擔憂AI正在搶走我們的工作。 當大模型以周為單位進化時,焦慮感正持續(xù)蔓延在職場的每個角落。 但硬幣的另一面已然顯現(xiàn)——AI在替代人類工作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新“飯碗”。 “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思考怎么進化?!?“最大的門檻就是畏難情緒。...
-
-
家庭賬本里的消費獲得感
標題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jīng)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zhuǎn)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jīng)濟循環(huán),以消費升級引領(lǐng)產(chǎn)業(yè)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
看大勢
-
-
悄悄胖起來的你,其實不會“好好吃飯”
標題 “國家喊你減肥”的背后是一場“體重危機”,在食物極大豐富,又幾乎唾手可得的時代,許多人在胖了、減肥、再吃、再胖中循環(huán)。我們想吃、愛吃、不得不吃,當食物變得越來越誘人和新穎,節(jié)制和辨別就成了終身課題。 減肥 讀研究生時的每天凌晨12點多...
-
-
文科“寒冬”在全球蔓延交叉學科成趨勢
標題 在2021年的美劇《英文系主任》里有這樣一幕,當上課的學生越來越少后,學校決定削減英文系的預算,甚至取消了幾個終身教授職位。 不只是英文系,幾乎所有的文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正在遭遇“寒冬”。2024年秋季,哈佛本科學院取消了至少20多個系...
-
-
當“無效加班”遇上“強制下班”
標題 如今,很多人因為加班苦不堪言。一邊是為了升職加薪拼命“卷”KPI的“打工人”,另一邊是希望員工像老板一樣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企業(yè),“人欲靜而內(nèi)卷的風不止”,雙方該怎么解決他們的內(nèi)耗? 員工:加班可以,得加錢 加班被不少求職者看成是一種企業(yè)...
-
-
當代年輕人在“零工”中成長
標題 2025年底,柚子決定給自己找點自由的“體力活兒”。她主動到社區(qū)群里發(fā)“自薦”,并如愿做了一天收納工,還認識了一個保潔阿姨,商量以后一起接活兒。 這一份“零工”,讓柚子在一點點收拾房間的過程中,有了與過去的腦力工作不一樣的獲得感。類似...
觀社會
-
-
二戰(zhàn)啟示錄
標題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是一場全球范圍內(nèi)的正義與邪惡、自由與壓迫的偉大斗爭。這場戰(zhàn)爭從1931年持續(xù)至1945年,跨越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多個戰(zhàn)場,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
-
-
一個世界新秩序的開啟
1945年的5月8日,距離希特勒在地堡自殺已一個星期,山窮水盡的納粹德國失去了支撐他們繼續(xù)斗爭下去的最后一個理由。于是在凌晨2點鐘,德國的約德爾將軍出現(xiàn)在西線盟軍司令部,那是在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小鎮(zhèn)蘭斯。約德爾向在場以艾森豪威爾為首的西方盟軍...
-
-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紀念和反思
標題 自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至今,每年世界各地都會舉行紀念活動,特別是逢五逢十的年份更為隆重。今年恰逢80周年,自然是大日子。 在百年變局中,站在80周年的歷史關(guān)口,憶昔撫今,可以獲得哪些啟示與教訓? 守護和平捍衛(wèi)多邊 戰(zhàn)后的世界...
鑒歷史
-
-
吾心安處是“咸寧”
標題 有這樣一個城市,地名出自《周易》,又出自《尚書》,它就是咸寧。 《周易》云“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尚書》言“野無遺賢,萬邦咸寧”。咸寧,寄托著普天之下皆安寧的美好祝愿。 安寧不是易事。若拆開寧的繁體字“寧”看,從上到下分別代指房屋、...
-
-
在這里,大運河心跳600年
標題 根本不用靠近,隆隆的水聲已經(jīng)灌滿耳朵。 每秒1400立方米的水流被臥波巨石擋住去路,縱身一躍,激流飛瀑,聲若虎嘯。 在氤氳水汽中,天際線如波浪起伏,“戴村壩”三個字也看不真切了。但就是這個名字,曾經(jīng)關(guān)乎國家的命脈。 位于山東泰安市東平...
-
-
漏窗之美:別有窗外一隅幽
標題 作為建筑功能性構(gòu)件,窗既能通風采光,又能遮風擋雨。在中國文化里,窗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建筑家貝聿銘說:“ 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它放進光線和新鮮的空氣。但對于中國人來說,它是一個畫框,花園永遠在它外頭?!边@段話揭示了窗在中國建筑文化...
-
-
一粒糧食,在古詩里度過農(nóng)耕四季
標題 清晨的田野,躍動著春耕的汗水;烈日下的田壟,麥浪翻滾成夏種的希望;秋風拂過,鐮刀收割的不只是稻谷,還有豐收的喜悅;冬雪飄落,糧倉里儲藏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天下萬民對自然的敬畏。“ 食”光變遷,歷代詩人用筆墨記錄下這漫長的旅途,也將愛惜糧...
悟文化
-
-
我在越南看到了20年前的中國
標題 隨著飛機的一陣顛簸,我降落在越南河內(nèi)的內(nèi)排國際機場,正式開啟我的旅行。 陌生的“鄰居” 說來慚愧,我雖然去過不少地方,但還真是第一次來越南。 此前,我對越南的了解,主要是一些奇聞逸事。 比如地理。越南的地理形狀非常獨特,像一只瘦長的海...
-
-
巴拿馬運河滄桑:為一條河“創(chuàng)造”一個國家
標題 巴拿馬位于中美洲地峽最狹窄處,面積7.55萬平方公里。該國中部的巴拿馬運河是聯(lián)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運咽喉”。 通航100多年來,這條“黃金水道”在為世界貿(mào)易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承載了巴拿馬的屈辱血淚,記錄了巴拿馬人不畏強權(quán)的抗爭,...
-
-
日本:孤獨經(jīng)濟崛起
標題 日本被認為是世界上孤獨感較為強烈的國家之一。 為了應(yīng)對這種孤獨感,日本出現(xiàn)了許多針對單身人士的服務(wù)和娛樂活動,使得獨居生活也能保持活躍和充實。無論是為了消磨時間、改變環(huán)境、放松心情,還是僅僅為了享受單身生活的樂趣,各式各樣的服務(wù)都能滿...
覽世界
-
-
走過百歲人生,我的“求索之路”
標題 已走過百歲人生的我,1922年出生于古都金陵。 一個人的一生不能不思考到底想要做什么,立志是人一生不斷前進的動力。而志向往往并非一蹴而就,是伴隨成長的經(jīng)歷、所見所聞所想一步步確立下來的。之所以選擇建筑事業(yè)作為一生的追求方向,與我青少年...
-
-
90后清華女碩士到藍翔學廚藝,“回爐”再造重啟人生
標題 切塊、熱油、爆炒、顛勺……90后清華大學女碩士佟潔瓊頭戴白色廚師帽,穿著廚師服,在煙熏火燎的廚房里學習烹飪。 在去藍翔學習之前,佟潔瓊從事的是氣候變化及影響評估等工作,她也曾多次站在聯(lián)合國大會等國際會議的“舞臺”上。2024年12月,...
-
朋友圈里的“糟糕朋友”要不要清理
始于2010年的網(wǎng)絡(luò)節(jié)日——“國際友盡日”,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吉米·坎摩爾。他說:“一個人怎么可能在Facebook(臉書)上有幾百上千個‘朋友’呢?發(fā)條信息說‘我這周末搬家,求幫手’,那些回復‘我來幫忙’的才是你的朋友,別...
-
為何是“擴大”舒適區(qū),而不是“脫離”舒適區(qū)
不久前,有位讀者問:“連叔,你覺得人應(yīng)該脫離現(xiàn)有的舒適區(qū)嗎?” 我當時的回答是:著眼于“擴大”舒適區(qū)。 不少人聽慣了“脫離”舒適區(qū),那“擴大”舒適區(qū)到底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不同? 在觀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時,我發(fā)現(xiàn),主人公亞歷克...
-
兩輛自行車的“較量”
20世紀70年代,我們村的大福叔,買了村里第一輛自行車。大福叔稀罕得不得了,每天將自行車推到胡同口擦三次。 四爺爺家的堂叔想試騎一下自行車,大福叔舍不得,支支吾吾地說:“新車,你不會騎,我怕摔著你?!?這天,春盛娘生病了,堂叔攛掇春盛叔去借...
-
越忙就越好嗎?
你身邊有“以忙為傲、以閑為恥”的人嗎? 社交場合“最近忙嗎”“我太忙了”的對白寒暄,朋友圈動輒出現(xiàn)“致敬努力的自己”等動態(tài)并配發(fā)凌晨辦公大樓燈火通明的圖片。忙得“閑不下來”仿佛成為年輕一代的常態(tài)。某新聞媒體進行的一項社會調(diào)查顯示,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