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玉老師
我和他坐在樹下喝茶,一些細(xì)小的鳥兒將早熟的桑椹啄落到地下,隔一會兒就“嚓”地一響。那些茂盛的葉子深深淺淺,綠得好看。 “簡,不瞞你說,我還記日志,我給每棵樹都取了個動物名字——綠孔雀啦,綠鬃蜥啦,大青蟲啦等等,根據(jù)每棵樹的個性來取。這么多年...
-
紀(jì)念日
馬路斜對面就是家酒店。酒店側(cè)墻上重復(fù)滾動著一行字:鐘點房110元/4小時,特惠大床房低至210元/間,歡迎新老顧客惠顧。從他們主臥室的窗臺望出去,那行字位于視力的邊界處,是一片模模糊糊的紅。褚楚說過幾次,要不要出去住一住。她偶爾會倚個靠枕半...
短篇小說
-
月中人
一 古容抬頭看著西關(guān)大大小小的老屋在夕陽下金光閃閃,他雙臂枕在二樓陽臺的石欄桿上,嘴里吐出靛藍色的煙圈。手機嗚嗚地響,出版社編輯的短信又發(fā)來了,隔著褲包,他依然感覺到手機輕微的振動,但是沒有理會。自從研究的課題接下以后,出版社就一直在催稿,...
-
南方的恰恰
一 許友榮認(rèn)為自己并不信什么鬼神?!秶H歌》里有一句歌詞特別喜歡——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所以,當(dāng)初要不要在大堂擺神龕,他是有過猶豫的。但偏海城這里,民間諸神眾多,開門做生意定是要敬香火,財神爺、土地公或觀音大士,逢初一、十...
中篇小說
-
榆樹的時間(外一篇)
老郭對我說:“今天領(lǐng)你去庫車克孜爾尕哈石窟,看一個只有兩棵樹的地方,種樹人叫熱合曼·阿木提,是我的維族朋友。” 克孜爾尕哈石窟在庫車西北十四公里的一個山溝中,距離縣城十二公里。與著名的克孜爾尕哈烽燧毗鄰,石窟在烽燧的下面。去阿克蘇...
-
染作江南春水色
歷史隱藏在智力所能企及的范圍以外的地方,隱藏在我們無法猜度的物質(zhì)客體之中。 ——普魯斯特《在斯萬家這邊》 琪 樹 石橋峰上棲玄鶴,碧闕巖邊蔭羽人。 冰葉萬條垂碧實,玉珠千日保青春。 月中泣露應(yīng)同浥,澗底侵云尚有塵。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為松老...
-
讀書紀(jì)趣
我在幼小的時候,并不喜歡讀書。記得在四五歲時,家里有些線裝書,爺爺便抽出《孟子》,又抽出《梁恵王》一章教我背誦,開頭便念:“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爺爺沒有給我講解,只讓我背熟。我哪里背得熟,轉(zhuǎn)眼就忘得一干二凈。后來又教...
-
兩地之間:從錦官城到玉門關(guān)
肯定不會再去西北了,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頻繁!2016年,當(dāng)我結(jié)束第一段婚姻,痛苦莫名的時候,忽然想到這句話。此前的1992年到2010年之間,除去大學(xué)和零星的探親回鄉(xiāng)、偶爾出差之外,余下的時光,我都在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邊,原意終老異地...
-
周敦頤的嶺南情懷
二十世紀(jì)末,我任職的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還在文德路辦公。附近不遠處的藥洲遺址,是我常往之所,或漫步其間,或靜坐片刻,皆因我對周敦頤先生懷有深深的敬仰之情。 藥洲遺址乃南漢時期的園林遺址,悠悠千載,歲月沉淀。它也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藥洲春曉”,景...
散文天下
-
主持人語
詩歌寫作是一場精神的苦修,詞語是叩問神諭之路的盲人杖。當(dāng)現(xiàn)代詩在消費符號中如同在泥土上打滑時,朵漁已經(jīng)走遠。關(guān)注底層生存與道德困境,融合抒情與敘事,卻又在個人的情感里做普遍意義的表達,這樣的寫作凝聚著朵漁的氣質(zhì)。朵漁是驕傲的,但又如此謙遜。...
-
浮光掠影(組詩)
何人,何處 滴答,滴答,何人,在幫我數(shù)數(shù) 這晝夜不停的滴答聲,如呼吸般安詳 曠野,這受佑護之詞,我不解的迷途 何處,才是終點,那永恒的安息? 我思,我卻不在。 沉睡,沉睡在大地溫柔的冰層下 誰先醒來,誰就將黑夜最后的殘渣吃盡 祈禱吧,僅僅在...
-
落日印章(組詩)
夜 游 星斗們紛紛來赴他的宴。有的, 已在席上坐定, 他請它們先聽一聽松林的琴。 有的還在路上,沿途打聽 瑤池的下落—— 再回首,斧柄已爛,僅剩下 陡峭的斧刃,在更陡峭的時間中, 磨著越來越神秘的東西—— 比如,寫菜單的時候, 有人曾看到...
-
月亮的同義詞(組詩)
洪水。地震。八月雪 這是一個熟識的排列組合 暴雨過后,雪花落在八月的背影上 望著你,在嘆息什么? 那些恥于啟口的瞬間,在瞬間聚變 鏈接了天地間的所有離愁 烏云聚合間,導(dǎo)演了又一場 白洋淀的荷花是不是卷成了 一則黑色空間的寓言? 向日葵被無數(shù)...
-
何必重演往昔(組詩)
衰弱的神經(jīng) 想象著輝煌 ——蘋果在一棵無比高的樹上, 它手無寸鐵的永恒被搖撼, 雙眼注視著,冷漠白晝的光束, 以免它無謂地跑動, 在夜晚的礁石之中。 沉溺于當(dāng)下, 仿佛一艘在雨中航行的船, 預(yù)言磁性的山脈, 和大鵬的所在。 哀悼半開的玫瑰,...
新詩
-
主持人 蔣述卓 唐詩人
廣州與成都,一個面向海洋的嶺南古城,一個深居內(nèi)陸的西南古都,相隔千里,氣候、地貌差別甚大,但它們都是美食勝地,都有著“喝茶”傳統(tǒng),在市民文化方面有諸多共通點。當(dāng)然,廣州的早茶文化與成都的飲茶傳統(tǒng)有很大差別,美食的類型、口味方面更是完全不同。...
-
“廣州+成都”文學(xué)里的嶺南煙火與蜀地風(fēng)華
在中國的城市化浪潮中,廣州與成都兩座城市看似風(fēng)格迥異實則內(nèi)蘊相通,前者承載著嶺南文化的開放與務(wù)實,在珠江潮涌中淬煉出市井煙火的鮮活肌理;后者浸潤著蜀地傳統(tǒng)的閑適與深邃,于天府之國的沃土上生長出詩意棲居的精神圖譜。從都市文學(xué)的角度來看,兩地的...
-
向外舒展與向內(nèi)深潛:廣州、成都與“褶子城市”
一、作為“褶子城市”的廣州與成都 從海派、新感覺派等延續(xù)至今,創(chuàng)作和研究城市文學(xué)的聲浪持續(xù)熱烈,現(xiàn)代性總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岸际形膶W(xué)……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學(xué)為趕上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的發(fā)展而應(yīng)運而生”,“可以看到文學(xué)在經(jīng)濟面前的被動。這種被動隱含...
-
城市文學(xué)討論課《成都傳》:對撞生成的斑斕志
導(dǎo)讀:蔣藍 討論:歐桐彤 王藝臻 湯藝君 胡志艷田雨晴 鄒天乙 劉秀林 梁 欣 導(dǎo)讀:蔣 藍(中國作協(xié)散文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作協(xié)副主席) 夏商之際,有兩支古蜀先民生活在成都平原,先為岷山古氐羌人,繼之為荊楚古濮人。古蜀人與水的交際史,具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