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論“集陶詩”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摘 要:作為集句詩的一種類型,集陶詩產(chǎn)生于宋代,在明代得到較大發(fā)展。此一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集陶的詩人和集陶詩的專集,而律陶詩也在晚明產(chǎn)生。對于集陶詩的文學藝術(shù)價值,許多詩評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疾旌笫牢娜藢W者的集陶,其原因大致有三:崇陶與效陶...
-
-
師酉鼎歷日補說
摘 要:師酉鼎銘文所載歷日“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可知它是一件王年、月份、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青銅器。目前,學術(shù)界以李學勤、張長壽、朱鳳瀚及韓巍四位先生為代表,分別將之定為周孝王四年(前888)器及周共王四年器(前919)。文章在綜合考...
-
-
明代親王墓出土儀仗俑分類研究
摘 要:明代親王儀仗俑出土數(shù)量眾多,保存較為完整。通過分類對比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明代親王墓中儀仗俑的使用和演變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其所穿冠服對于研究明代衣冠服飾和禮儀制度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guān)鍵詞:明代 親王 儀仗俑 分類研究 中圖分類號:K8...
-
從“教有三變”看王陽明的靜坐教學方法
摘 要:靜坐是王陽明及其弟子治學的一種方法,據(jù)錢德洪“教有三變”的表述,王陽明靜坐教學方法的形成過程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正德八年(1513)之前,是王陽明靜坐教學方法形成的起始期,以王陽明貴州龍場靜坐悟道為例。第二階段為正德八年(...
綜合研究
-
《宋史》紀志人名考證
摘 要:《宋史》由于成書倉促等原因,雖史料極豐,然訛謬頗多,歷代學者在《宋史》校勘上已取得較多成果。文章通過版本比勘及史源、同源文獻的查考,對《宋史》紀志部分十六個人名異文進行考訂。 關(guān)鍵詞:宋史 人名 校勘 本紀 志 中圖分類號:K204...
-
北宋著名學者作品考辨五則
摘 要:文章細繹相關(guān)史料,考證北宋時期的五位著名學者的生平事跡,或作品撰者、系年問題:宋初學者夢英的生卒年、《顏氏家廟碑跋》的撰寫者、王安石《吳長文新得顏公壞碑》的撰作時間、著名畫家李公麟的中進士之年、蘇軾《題魯公書草》的題寫時間等。 關(guān)鍵...
-
南宋紹興末年黃祖舜進書本名考證
摘 要:南宋紹興末年,黃祖舜向宋高宗進呈了一部《論語》學論著,書名有“論語講義”“論語解義”和“論語說”三種說法。依據(jù)相關(guān)文獻記載,一是《宋史·藝文志》所載之黃祖舜《論語》學論著“《解義》十卷”,二是胡宏在《與黃繼道書》中所提及的...
文史研究
-
莫友芝《黔詩紀略》編纂方式述論
摘 要:《黔詩紀略》是清代貴州著名學者莫友芝編纂的一部詩歌總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長期以來,學界對《黔詩紀略》的編選方式存有爭議,以致對《黔詩紀略》的類型歸屬不清,即作為一部歷史上的詩歌總集,《黔詩紀略》是屬于選錄精華式,還是網(wǎng)羅匯總式,...
-
清代貴州水城鉛鋅礦開采史探析
摘 要:我國鉛鋅礦的開采和冶煉歷史悠久,貴州也是我國開采和冶煉鉛鋅礦的最早地區(qū)之一。到了清代,貴州的鉛鋅礦是其時錢幣鑄造和軍械制造的主要原材料。為了強化對貴州鉛鋅礦開采、冶煉和運輸?shù)墓芾恚逋⒂诳滴跞辏?664)設(shè)置了大定府,下轄黔西、平...
貴州研究
-
-
嚴寅亮鄉(xiāng)試硃卷點校及釋讀
摘 要:晚清民國時期貴州著名書法家嚴寅亮于光緒十五年參加貴州鄉(xiāng)試的硃卷,現(xiàn)藏于貴州民族大學圖書館,是貴州較為稀見的科舉史料。硃卷內(nèi)容包括嚴寅亮的履歷、科份、答卷三個部分。在其答卷中,有四書文三篇、試律詩一首;在其履歷、科份部分,主要是對其家...
-
-
《緣督集》版本源流及史料價值考論
摘 要:《緣督集》是南宋學者曾豐所撰別集,有多種版本傳世?!毒壎郊芬耘f抄本之內(nèi)容最為豐富,現(xiàn)藏于日本靜嘉堂文庫。該本成于道光年間,源出汪氏振綺堂明抄本,直接轉(zhuǎn)錄自清代學者朱緒曾抄本。南京圖書館藏兩種清抄本與之同源,一者是朱緒曾抄本之增補本...
-
-
陳法《塞外紀程》稿本發(fā)現(xiàn)及史料價值
摘 要:《塞外紀程》為清初貴州學者陳法往返軍臺時所撰,現(xiàn)有民國凌氏刻本和黔南叢書影印本刊行,尚有稿本藏于貴州省博物館?!度饧o程》稿本記錄了陳法往返軍臺時的主要行程經(jīng)歷,內(nèi)容包括其時之軍臺生活及沿途所見之山川地貌、村落布局、道路交通、耕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