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 “腔音一體”簡論
著悠久傳統(tǒng)的中國民族歌唱藝術,在腔音關系方面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日益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音體系研究,為人們在認識腔音這一中國音樂最為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提供了大量的成果,如于會泳《腔詞關系研究》,沈洽《音腔論》與《描寫音樂形態(tài)學引論》,杜...
表演藝術
-
反思探索 砥礪奮進
80年,“全國首屆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又稱“南京會議”)在南京藝術學院召開,會議成為民族音樂學在中國的濫觴,更是中國民族音樂學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它將一個新興的學科呈現(xiàn)在中國音樂學者面前。從此,民族音樂學的前輩同仁們“篳路藍縷,砥礪前行...
-
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之路與思
80年,“全國首屆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在南京藝術學院召開,目前音樂學界都稱此次會議為“南京會議”,并認為它是中國民族音樂學的起點。我1978年考入“南藝”,1981年畢業(yè)到北京工作,在母校度過了難忘的三年。我又有機會回到母校,參加“中國民...
-
民族音樂學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關系論
一1980年,首屆“全國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在南京藝術學院召開??偨Y和回顧四十年來民族音樂學在中國的學科建設與學術實踐,部分學者先后進行過一些評述和議論,其中涉及民族音樂學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探討,一直是關注熱點和主要話題之一。例如薛藝兵多年...
民族音樂
-
論期刊對于中國音樂文化發(fā)展的功能和價值
一《人民音樂》創(chuàng)刊70年以來一直且將永遠是中國音樂界最重要的期刊。以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語言之,它在中國音樂生活中的地位、價值、功能和意義的引領及影響之大沒有之一?!度嗣褚魳贰芬云湓驴某霭嬷芷诤桶l(fā)行量成為音樂紙質媒體輻射面最廣泛的期刊?!度嗣褚魳?..
人民音樂70周年
-
《二泉映月》的對外傳播
泉映月》是中外音樂交流舞臺上上演率極高的曲目,在海內外樂壇享有盛譽。從相關已有研究看,有關《二泉映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音樂分析、歷史評價、創(chuàng)作改編等角度,對于《二泉映月》的對外傳播尚無相關學術研究。《人民日報》作為反映黨和國家聲音的權威媒體...
-
藝者之師 師者之范
20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中國音樂學院、寧波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回響”琵琶大家王范地經典作品回鄉(xiāng)獻演系列活動在浙江寧波市隆重舉行。本次“回響”系列活動是繼2018年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舉辦“王范地先生逝世一周年追...
樂海鉤沉
-
論學術層次
20年12月8日,筆者應邀在南京藝術學院舉辦的紀念民族音樂學會首屆會議召開四十周年的系列學術講座中作《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論超越在中國音體系研究中的引領意義和探索功效》講演,反響強烈,說明這個話題切中要害。這次講演的意義就在于針對目...
-
榆陽區(qū)創(chuàng)建“中國民歌之鄉(xiāng)”
[本刊訊] 近日,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考察論證,決定命名榆林市榆陽區(qū)為“中國民歌之鄉(xiāng)”。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專家組先后來到榆陽區(qū)“非遺”展示館、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陜北民歌博物館、陜北民歌大舞臺實地考察,通過聽講解、觀表演、查資料,深入了解...
-
江河入海 一體多元
20年12月4-6日,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學術年會暨中國樂派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是中國音樂研究基地自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大型學術活動,為期三天,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研究基地承辦,共有包括北京大...
-
歌曲翻譯理論:一種交叉學科研究
期以來,在音樂領域,相比古典音樂(以交響樂為代表)一直被理所當然地奉為高雅文化而備受尊崇,成為身份政治的象征與學術研究的正宗;流行音樂(以通俗歌曲為代表)則一直被視為低俗文化而難登藝術的大雅之堂,被嚴肅的學術研究拒之門外。不過,上世紀中期以...
音樂學探索
-
大勢使然 精神著史 瑕瑜互見
方音樂史學在中國這個“異文化”環(huán)境下已生存了近一個世紀,伴隨著史學家們從學習西方音樂理論的發(fā)軔開始,到獨立視角的西方音樂研究不一而足,逐漸構筑起中國特有的西方音樂史學生態(tài)。在近期的史學成果中,王晡教授于2020年初出版的《西方音樂史》(后文...
-
通向二胡藝術殿堂的階梯
美的二胡表演藝術是演奏技術與藝術表現(xiàn)的有機結合與和諧統(tǒng)一,二者相輔相成,互不可缺。精湛高超的技術是演奏的基石,為至善至美的藝術表現(xiàn)服務,而扎實穩(wěn)固的基礎訓練則是掌握良好演奏技術的必要前提。若想達到得心應手、隨心所欲的演奏狀態(tài),必須具備堅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