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星辰與謎語
每個人都是星辰,在這世間獨行。 愛一件事物,愛一個人,都不會輕易獲得,因為有了難度才使愛變得深刻。愛有時并不按我們的意愿順利抵達人生的終點站,它會在某個站臺拋下風里等待的你。無意間看到女作家三毛寫的一段話:我們有過的美好回憶,讓淚水染得模糊...
-
牡緬密緬
南信山上 詩人何松領著我在南信村后面的荒山里查找一位大和尚的墳墓。這片荒山曾經(jīng)是拉祜族人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國——牡緬密緬(拉祜語,譯為漢語意思是“大火燒出的壩子”)的一部分。傳說中,清朝時大和尚一直致力于將朝著南方逃亡的拉祜族人帶回理想國,但...
特別推薦
-
-
燈籠樹下
江少賓,安徽樅陽人,供職媒體,業(yè)余寫散文。曾獲人民文學獎、西部文學獎、老舍散文獎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回不去的故鄉(xiāng)》《大地上的燈盞》。 小河君,光陰流轉(zhuǎn),忽而立冬。辦公樓前依舊是秋色,綠的綠,黃的黃,層層疊疊地鋪展了開去。流光溢彩的欒花已經(jīng)...
特約專欄
-
一種與書寫相關(guān)的時間標本
星空和起點 我的身體中容納了幾個極有限的人物,他(她)們構(gòu)成了我的悲歡、溫情、暴虐和疼痛。他(她)們是我的群星。我無法界定這其中的哪一人居于核心。在不同的時期,他(她)們都擁有過類似的地位。我給他(她)們起了永恒的名字,跟我的生死連通...
-
在煙壟間
一 在我執(zhí)拗地信奉土地分娩的陣痛之于人間是一種長存的歡樂的少年時代,泥土放大了我對長大的渴望,也讓我高估了自身對貧窮的免疫力。我像一個成年人一樣背著手去煙壟間檢視一株煙苗與另一株煙苗之間的距離,傾聽它們在陽光下的對白。我一度認為,我會在粗糙...
-
美國瑣記
“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美國》中文版開篇第一句,即引用了劇作家阿瑟·米勒的話:“美國的精髓在于它的承諾。” 這承諾是什么意思?每個剛來美國的人都有所體會,對我而言,這里不會像在柏林一樣問“你從哪里來”,因為你已經(jīng)在美國了。我有次回到...
-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這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奠基銘,語出西漢著名辭賦家枚乘的《七發(fā)》,意思是:陳說山川之本源,盡名草木之所出。山川的本源,得由草木來辨別;而草木之所出,需要人來指認。人通過認識草木,從而理解山川;人理解了山川,一定程度上,...
作家視野
-
雪中的南太行
那如濤如聚的峰巒,分明是散開的蓮花瓣,主峰如蓮心,峭拔、獨立、堅穩(wěn),身上白雪如素袍,頭部卻以悲壯的褐紅色,似乎決絕的猛士與將軍的頭盔,于天地之間獨立蒼茫,巍然四顧。我就出生在它對面的一座山坳里。那山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兀立在河北沙河與武安之間...
-
河流之上
一 一根木頭深深嵌入霍叔的命運里。 時光流逝,霍叔在我腦海里的印象慢慢被簡化成鋸木頭時發(fā)出的吱吱聲和河流上傳來的陣陣擂鼓吶喊聲。他對每一根木頭都心懷敬畏,熟悉它們的紋理和脾性。一棵棵矗立在山間的大樹被砍伐在地,繁密的樹枝和茂盛的樹葉被剔除干...
-
雪泥鴻爪
一切變化皆有征兆。 日子如若村前那條小河里的水一樣沉靜清亮,大多預示著冬天的降臨。生活節(jié)奏似乎也明顯地慢了下來。 農(nóng)諺說,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父親一輩子在地里刨食,對這些節(jié)氣與耕種心里門兒清。他拿著一把鋤頭,一把锃亮鋒利的鋤頭。這把鋤頭...
性情寫作
-
野外之心
我沒事時就喜歡到野外閑逛 我沒事時就喜歡到野外閑逛,這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小時候,我住在淮北平原一個不大的城市里,城市很接地氣,從城市的中心往外走,用不到一小時,就能走到城郊、野外。所以我們沒事時就喜歡“野”到郊外去。星期天不用說,有時下午放...
-
時間的體溫
輕與重 生活中往往因為選擇,而不斷陷入執(zhí)念,人也就產(chǎn)生了背負輕與重。 在一個叫灑漁河的地方生活了近二十年,能夠記得的人和事越來越少。即使到今天,每天經(jīng)歷的那些瑣事和擦肩而過的人,無不是在時間的推移中輕易地忘記。這樣的輕來自庸常的慣性,它磨損...
-
心里流淌一條大河
六七歲之前,我的小靈魂都在華北平原的大土地上晃蕩,世界如水,一望無際也一覽無余。我是一尾魚,一尾小野魚,童年的生活自在,恣意,天地遼闊,雖我無比小,渺小,微不足道,如草芥,比小芥還要微渺——可是,我有大地無邊,我混沌的快樂也寬廣,我年幼的蒙...
-
螺螄記
一 雨季沒有收尾的跡象,河流混濁一片,像極了鼓鼓囊囊的麻布袋。河埂狹長,埂子上的青草被滋潤得鮮嫩肥美,一心想要浪跡天涯。但雨水慌亂中又踩到了它們,青草氣憤得直打戰(zhàn)。 就在這時,河埂上現(xiàn)出兩個浮動的人影。遠遠望去,像一部早期水墨動漫:高者頭戴...
別具只眼
-
留在山野中的歌聲
細葉繁縷 初次聽說細葉繁縷,朋友說它是“生命力之王”。我怎么也不敢相信,進一步了解,誰給它戴這么大的帽子。我經(jīng)常去的地方,二道白河東郊樹林,在林緣轉(zhuǎn)悠,它是堿水河濕地盡頭。 幾天前,在二道白河邊拍到細葉繁縷,白花使人陶醉,經(jīng)過朋友介紹,明白...
-
咸醬豆 腌蘿卜
一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皖北農(nóng)村,每到冬季,最尋常的菜便是咸醬豆和腌蘿卜了,這兩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菜,是家家戶戶過冬必備的菜。咸醬豆和腌蘿卜屬于既下飯又便于存放的小菜,做法因人而異,味道各有千秋。 我的母親是做這兩個小菜的行家里手。兒時記憶中...
人與自然
-
歲月深處的喬廠長
仿佛倏忽間,當年正值盛年的蔣子龍已入黃昏晚景。還記得,他在天津重型機器廠當車間主任時,新時期文學尚未走出“傷痕”與“反思”的陣痛。那時,我正在南開大學中文系讀大二,真正是不知深淺的青澀學子。一九七九年盛夏,《人民文學》七月號熱氣騰騰出刊,《...
-
青梅
青梅是梅子的別名。梅子這兩個字,自唇齒間發(fā)出,聲輕如花落。梅子也稱酸梅,乍一聽這名字,便知其性味。將梅子叫作果梅,突出的是“果”字,如同青梅之青、酸梅之酸。 南方盛產(chǎn)梅子。梅子青時可釀酒,桃子熟了就吃桃。地生萬物以養(yǎng)人,吃瓜摘果順應時令為宜...
-
返回與遺忘
故鄉(xiāng)怎么看都是陌生的,故鄉(xiāng)已經(jīng)不再是故鄉(xiāng)了。 六年前我乘坐列車一路北上,在洮河邊一座叫定西的城市停了下來。走出火車站,看著荒涼的城市,心里出現(xiàn)一個聲音,這種地方會有大學嗎?我不敢回復這個聲音,隨手叫停出租車,說出大學的名字,司機說沒有這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