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淺析明清小說中的女扮男裝情節(jié)
[摘 要] 明清小說中出現(xiàn)了大量女扮男裝的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大多通過角色的社會性別實現(xiàn)“女—男—女”的轉變,來推動故事的發(fā)展。故事中的女主角或是出于對包辦婚姻的反抗,或是因為追求才能的施展與理想的實現(xiàn),或是迫于生活壓力而走上了女扮男裝的道路。...
經典新讀
-
淺析《林蘭香》中的疾病敘事
[摘 要] 疾病在文學書寫中常被賦予象征和隱喻內涵,明末清初世情小說《林蘭香》中就有相當豐富的體現(xiàn)?!读痔m香》中的疾病敘事占據了較大篇幅,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主旨的表達都有著重要作用,疾病敘事立足于醫(yī)學領域,以其相關知識...
-
施蟄存《石秀》中阿尼瑪原型探析
[摘 要] 施蟄存在《石秀》中通過心理分析對《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石秀進行解構,從內視角呈現(xiàn)出他在多位女性影響下逐步變化的心理。小說中以潘巧云為代表的女性形象具有美艷的肉體、美好的腳踝、母性的柔情等多項特質,這正是石秀無意識中阿尼瑪原型在...
-
論“鐵西三劍客”的現(xiàn)實主義書寫
[摘 要] “鐵西三劍客”的現(xiàn)實主義書寫引起學界的熱烈探討,批評家認為他們作品中的下崗工人皆是“失敗者”。本文將重回歷史現(xiàn)場兼顧作家的寫作出發(fā)點,回應批評家的“失敗者”認定。本文認為作者筆下的人物是平凡的人而不是失敗者,以此探析“鐵西三劍...
-
流散身份的迷惘:論張嵐《渴望》中的記憶書寫
[摘 要] 《渴望》是美國華裔女作家張嵐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被記憶糾纏的美國華裔移民家庭的故事。男主人公天缺乏遺忘的能力,對母國家人的“忠誠”以及無法實現(xiàn)抱負的“流散之恥”剝奪了他建構新身份、融入新社會的能力。社會和家庭雙重歸屬感的缺失讓...
-
-
《挪威的森林》中的互文留白研究
[摘 要] 《挪威的森林》首次出版于1987年,是村上春樹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ノ男宰鳛?0世紀60年代被提出的經典后現(xiàn)代理論,對敘事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留白源自國畫技法,在文學作品中,作者使用留白技法將場景定格,進行懸置。留...
-
論《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中的消解敘述
[摘 要]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中多次使用消解敘述,通過敘事方式的選擇、偵探式情節(jié)的安排和獨特話語模式的采用,達到消解敘事的效果。消解敘述在小說中的作用在于獲得人物形象和身份的重構,消解了敘述語境的穩(wěn)定性和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使...
-
奧康納作品中的疾病敘事及其倫理內涵
[摘 要] 弗蘭納里·奧康納被公認為是??思{之后美國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她常年患病,寫作成為她排解痛苦的重要方式,與疾病殊死搏斗的經歷滲透在她的創(chuàng)作里,表現(xiàn)為大量的疾病敘事。在奧康納的作品中,疾病不僅是人體機能失常的生理現(xiàn)象,同時...
-
《神經漫游者》中的后人類身體書寫研究
[摘 要] 威廉·吉布森的長篇科幻小說《神經漫游者》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后人類身體想象。生物性身體在技術的賦能中走向人機耦合,不斷突破物理、地理與文化的多重邊界,最終實現(xiàn)了擺脫疾病與死亡、迎來共生與永生的新型動態(tài)性身體。與此同時,...
-
格里塔·加德生態(tài)女性主義批評視角下 《喧嘩與騷動》的文本研究
[摘 要] 《喧嘩與騷動》是美國“南方文學”宗師福克納的經典代表作之一,一經出版便迅速在各國掀起了研究的熱潮。福克納在他的小說文本中塑造了眾多性格迥異、個性鮮明的南方女性形象,并通過對她們不幸遭遇的描述,再現(xiàn)了女性在男權社會中飽受摧殘的現(xiàn)...
-
論雪莉·杰克遜短篇小說中的心理哥特敘事風格
[摘 要] 非自然敘事蓬勃發(fā)展,被用來解讀眾多后現(xiàn)代文學作品。雪莉·杰克遜被稱為“哥特小說女王”,但文學界大多關注她的成名作《摸彩》,忽視了杰克遜在其他小說中使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本文擬用非自然敘事理論來解讀杰克遜短篇小說中的心理哥特...
-
異化之“鼻”
[摘 要]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鼻》講述了一個“長鼻僧”被自己鼻子的長短所困擾的故事,芥川龍之介以此針砭利己主義泛濫的社會狀況,表現(xiàn)“終末意識”下人們對“自我”的焦慮。小說對“鼻子”的異化描寫富有深意。本文通過探究“鼻”的語義場...
-
《立體幾何》的同構同質嵌套敘事研究
[摘 要] 《立體幾何》作為“恐怖伊恩”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一經發(fā)表就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文跳出了關注作品主題思想、聚焦不可靠敘述、探析符碼秘密、研究非自然敘事的范疇,轉而分析文本的敘事結構。麥克尤恩的《立體幾何》運用了同構同質的嵌套敘事...
作品賞析
-
新時代農民的創(chuàng)業(yè)史
[摘 要] 2022年,作家陳應松推出了他的新作《天露灣》。作為陳應松小說創(chuàng)作的突破之作,《天露灣》的出版受到了文學界的廣泛關注。過去,一直有人認為陳應松的小說創(chuàng)作存在著一種模式化傾向,但《天露灣》打破了這種局限。誠然,故鄉(xiāng)并不是首次出現(xiàn)...
新鄉(xiāng)土小說研究
-
論魯迅《采薇》中的看客形象書寫
[摘 要] 看客形象是魯迅筆下經典的人物形象,以小說《采薇》為代表,魯迅通過講述作為看客的周王朝臣民與被觀看者的伯夷、叔齊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進行看客書寫,以周王朝臣民作為看客心理原型對中國古代和國民黨政府的暴政統(tǒng)治進行了批判。 [關鍵詞] ...
名家研究
-
《三國演義》中讖緯書寫用法新探
[摘 要] 《三國演義》中的讖緯書寫,其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借助讖緯的警示與應驗功能,延續(xù)儒家“勸善懲惡”詩教傳統(tǒng),并借此改變小說文體的“末流”地位,使其躋身正統(tǒng)文學行列;其次是通過再現(xiàn)歷史語境、翔實記錄當時的讖緯歌謠、反映歷史...
-
傳播學視域下趙樹理小說語言的聽覺特征
[摘 要] 在文盲率極高的年代,農民無法直接閱讀以文字為載體的小說。趙樹理在小說和農民之間增加了說書人,從而打破小說與農民之間的壁壘。為了符合說書人與聽書人的習慣,他的小說運用了口語詞、方言詞與象聲詞,使得語言風格趨向于口語化,產生了可讀...
-
新世紀刑偵小說犯罪書寫的效度與限度
[摘 要] 新世紀以來,隨著網絡文學的影響逐步擴大、話語禁區(qū)的開放以及犯罪學相關從業(yè)者投入寫作,刑偵小說作家對犯罪現(xiàn)象、犯罪行為與心理進行集中且深入的書寫,揭露社會發(fā)展中的矛盾,反映維護法治正義的復雜發(fā)展軌跡以及再現(xiàn)人性與心理的異變歷程。...
理論新見
相關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