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
生境隔離作用對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群落樹種空間格局的影響
摘要:森林群落內強烈生境異質性可能會驅動不同樹種間形成空間隔離,從而塑造出與局域復雜生境相適應的群落樹種空間結構。該文以廣西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中具有不同生境異質性強烈程度的3個典型森林群落 1hm2 樣地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主要樹種的種內空間...
-
-
土地利用類型和水熱條件影響喀斯特地區(qū)土壤無機磷和生物有效磷組分的特征
摘要:為了解喀斯特地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和水熱條件影響土壤無機磷和生物有效磷組分的特征,該研究分析比較了低水熱地區(qū)重慶南川區(qū)、貴州獨山縣和綏陽縣及高水熱地區(qū)廣西環(huán)江縣、馬山縣/武鳴區(qū)和龍州縣的喀斯特地區(qū)耕地、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無機磷和生物有效磷組...
-
-
喀斯特高原峽谷石漠化植被恢復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有機碳的影響
摘要:為探究喀斯特高原峽谷石漠化植被恢復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土壤有機碳組分變化的影響以及有機碳與微生物的關系,該文以貴州喀斯特高原峽谷耕地(對照)和典型植被恢復(花椒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 0~20cm? )為研究對象,測定土壤有機碳及...
-
-
桂西南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東京桐群落物種多樣性的時序動態(tài)
摘要:東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以其為建群種的群落是北熱帶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主要珍稀植被類型之一,蘊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特有種類,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值。然而,其群落物種多樣性...
-
-
喀斯特森林不同菌根類型喬木根際真菌群落組成及根系水力性狀差異
摘要:為解釋喀斯特森林喬木根際土壤共生菌根真菌及其關聯類群,探究不同菌根類型喬木根系的抗旱性,該文主要通過PacBio三代測序和測定壓力-容積曲線的方法,對廣西河池市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17個樹種的根系及根際土壤真菌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
-
-
廣西喀斯特地區(qū)五個桑樹品種葉功能性狀及其抗旱性評價
摘要:為篩選出適合廣西喀斯特地區(qū)種植的抗旱性強的桑樹品種,該研究以環(huán)江地區(qū)‘桂桑5號’‘桂桑6號'‘桂桑優(yōu)12’‘農桑14號’和‘育711號'5個桑樹品種作為試驗材料,通過測定葉綠素、滲透調節(jié)物質、花青素、丙二醛、抗氧化酶活...
-
-
蔗渣生物質炭對巖溶森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響
摘要:為提高巖溶森林石灰土磷素有效性,探究蔗渣生物質炭施加對土壤磷素活化的影響,該文采用室內培養(yǎng)試驗,分析了4個蔗渣生物質炭濃度( (0.5,10,15t?hm-2) 施加對巖溶森林石灰土磷素有效性的影響。結果表明:(1)蔗渣生物質炭添加顯...
-
-
廣西巖溶地區(qū)植物區(qū)系新資料
摘要:擬建西南巖溶國家公園(廣西片區(qū))具有原生性強的亞熱帶巖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巖溶洞穴生態(tài)系統(tǒng),孕育了豐富多樣的野生植物資源。為了探明擬建西南巖溶國家公園(廣西片區(qū))的植物多樣性本底,為西南巖溶國家公園的創(chuàng)建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該文通過多年野...
喀斯特(巖溶/天坑/洞穴)植物研究 專欄
-
-
谷子產量和元素間相互關系對葉面施硒的響應
摘要:硒(selenium,Se)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攝入富硒農產品是有效補充人體所需Se的最佳方式。為了促進富硒作物規(guī)?;a和品質提升,該研究以張雜谷-10號為研究對象,在拔節(jié)期和灌漿期對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的商品化硒肥,測定谷子硒含...
-
-
金銀花有效成分含量與土壤因子相關性研究
摘要:為了探究陜南地區(qū)土壤因子對金銀花有效成分積累的影響,該研究測定了陜南不同產地27批次金銀花樣品中綠原酸、3.5-二-0-咖啡??鼘幩?、4,5-二-0-咖啡酰奎寧酸、總酚酸類、木犀草苷的含量及12種無機元素的含量,同時對金銀花種植土壤1...
-
-
池杉和落羽杉轉色期葉片衰老過程的生理特征差異
摘要:池杉和落羽杉秋冬季轉色期葉片逐漸變?yōu)槌?紅)色,是常見的園林色葉樹種。分析池杉和落羽杉轉色期葉片生理特性,對于理解這2種杉木衰老變色的過程極為關鍵,可為后期園林色葉景觀樹種的應用提供指導。該研究通過對池杉和落羽杉轉色期衰老葉片中色素含...
-
-
紅花木R2R3-MYB基因LcMYB113調控花青苷合成
摘要:花青苷物質是影響紅花機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觀賞價值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探究紅花木花青苷合成的分子機制,該研究從紅花木中克隆了1個花青苷合成相關的R2R3-MYB 基因,命名為LcMYB...
-
-
間作林木對茶園土壤真菌群落結構及功能的影響
摘要:為了探究豫南地區(qū)不同間作林木對茶園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該研究以河南信陽地區(qū)間種板栗、茅栗和杉木的茶園土壤為試驗對象,采用室內化學實驗和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了不同間作模式下茶園土壤化學性質和真菌群落結構及其與土壤養(yǎng)分的關系特點。結果表明...
-
-
云南松幼苗生長及化學計量對遮陰和干旱互作的響應
摘要:為探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苗生長及不同器官的碳(C)、氮(N)、磷(P)化學計量特征對遮陰和干旱處理的響應規(guī)律和適應機制,以1年生云南松幼苗為對象,采用盆栽控制試驗,測定分析遮陰和干旱環(huán)境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長狀...
-
-
16種蘇鐵屬植物葉片的水力學特征
摘要:我國蘇鐵類植物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不同生境中,絕大部分處于瀕危狀態(tài)。研究蘇鐵植物葉片(羽片)水力學性狀有助于了解其對水分環(huán)境的適應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該研究以南寧植物園蘇鐵專類園中原產于我國的16種蘇鐵屬植物為研究對象,測定...
-
-
常綠闊葉林不同方式采伐32年后土壤種子庫特征
摘要:土壤種子庫既是過去植被的基因記憶又是未來植被的發(fā)展趨勢,對探究受干擾森林恢復過程的機制和未來演替方向具有重要生態(tài)學意義。為揭示土壤種子庫在森林恢復過程中的作用,該文以廣東天井山林場皆伐(CC)和擇伐(SC)32年后自然恢復的常綠闊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