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古人云:“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藝術作品成功與否,不在于題材大小,不在于書寫什么內容、采取何種形式,而在于作者體驗的深淺和情感的真實流露,在于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海派電影注重普通人的生存狀態(tài)、命運和形象,強調“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電影主...
卷首語
-
“人文美學”和“國家美學”
上海和電影有著不解之緣,是中國電影的發(fā)祥地和發(fā)展地,這和上海城市氣質(海派文化)密切相關。 20世紀的上海,擁有世界各地來滬的各類人群,使得市場需求具有多元化。而租界的外國人也在電影的發(fā)展中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為電影市場的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
-
-
海派主流電影敘事:通俗劇的命名及其通約性
在考察“影戲觀”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其影像來源和理論資源都與上海電影史有著無法分割的關系。海派電影的形成過程逐步完善出一個“超穩(wěn)定”敘事系統(tǒng),也就是“影戲觀”。其后,圍繞著這一學術觀念,中國很多學者給予了更多的補充性論述。隨著華語電影實踐...
-
新時代海派電影的時代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承
創(chuàng)新和包容是海派電影的重要特點,通過分析《大城大樓》《1921》《八佰》《愛情神話》等影片,指出近年來海派電影展現(xiàn)出的人民上海、紅色文化和市民精神等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質。這其中既有海派電影在新的時代語境下淬煉出的文化內涵,也有優(yōu)秀傳統(tǒng)在當下的...
-
-
迎著百年風雨,秦怡從容走來
三角梅的堅韌 秦怡,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吳祖光先生曾如此贊美:“云散風流火化塵,翩翩影落杳難尋。無端說道秦娘美,惆悵中宵憶海倫。”她看似文靜,內心卻充斥火焰,一旦走進人群,會散發(fā)出如同暗夜明珠一般的柔光,一種氤氳在人群中的獨特氣質,讓人過目不...
-
-
黃蜀芹:不朽的寫意精神
2022年4月21日,著名導演黃蜀芹去世,享年83歲。黃蜀芹在上海電影界乃至中國第四代電影導演中都是翹楚,《青春萬歲》《童年的朋友》《人·鬼·情》《畫魂》《圍城》《孽債》等電影和電視劇,廣受贊譽,在國內外獲獎無數。 七年...
集思
-
-
以文化人 以藝潤心
2022年9月1日—15日, 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jié)在京津冀地區(qū)召開。中國藝術節(jié)是我國規(guī)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本次藝術節(jié)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jié)日”...
-
-
觀劇拾珠
今年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jié)上,上海共有三臺劇目參評,分別為雜技劇《戰(zhàn)上?!贰⒕﹦ 都t色特工》、滬劇《敦煌女兒》。三部劇形式涉及年輕的雜技劇和傳統(tǒng)的京劇、地方戲,題材涵蓋紅色題材、現(xiàn)實題材,舞臺呈現(xiàn)既有宏大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更不乏細膩曲折的情感沖突...
-
-
心如磁針石,一生忠一事
8月30日晚,上海滬劇院克服疫情期間種種困難,在河北衡水保利大劇院現(xiàn)場演出滬劇《敦煌女兒》,參評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jié),角逐第十七屆文華表演獎。31日晚的觀眾場迎來了更多慕名前往觀摩的河北戲迷,同步在線直播更是取得了近300萬觀看人次的驕人成績...
-
-
群星薈萃 碩果盈枝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十九屆群星獎獲獎名單中,上海群文創(chuàng)作再傳捷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等單位報送的口琴重奏《愛上這座城》和小品《我記得你,你就活著》入選音樂類和戲劇類“群星獎”,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小作品,大情懷 口琴重奏《愛上這座城》取材...
-
-
雅韻千秋——紀念俞振飛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紀要
2022年8月27日,由上海藝術研究中心、上海市劇本創(chuàng)作中心主辦的“雅韻千秋—紀念俞振飛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線上舉行。來自國內20多所高校及相關機構的近30位專家學者相聚云端,共同緬懷和致敬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先生,梳理和總結俞振飛先...
-
俞振飛對昆劇的貢獻
余生也晚,與俞振飛先生生前交集僅有兩次,一次是聽他的學術講座,一次是看他的舞臺演出。 1983年秋天,我在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進修,系主任陳多老師邀請俞振飛先生為我們進修班做學術講座。時年俞振飛81歲,蔡正仁42歲——可巧蔡正仁今年也是8...
-
-
俞振飛120周年誕辰紀念文集摘要
俞振飛先生談粟老的曲學淵源和貢獻—1964年俞、胡通信考釋 吳新雷(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俞振飛先生在1964年1月24日給曲家胡忌同志寫了一封信,專談乃父粟廬老人家的曲學淵源和業(yè)績貢獻?,F(xiàn)據胡忌同志贈我此信的復印件校點公布: 此信的內容...
-
-
關于1962年重印《粟廬曲譜》遺存校樣的說明
俞先生的自存本由于“文革”中庫房遭遇火災全被焚去,獨遺下我珍藏的這份校樣尚留存人間,現(xiàn)今找出來捐獻給上海藝術研究中心,以便公之于同好! 1962年下半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呼應南北曲友的熱切期盼,籌劃重印《粟廬曲譜》。印刷出文字部分清樣后,俞振...
廣益
-
當下美術館的運營之道
當下,中國的發(fā)展重心已從物質文明轉向精神文明,從扶貧走向扶智。推動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是今后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藝術與金融、與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了整個文化藝術生態(tài)圈正在逐步成熟與壯大,這預示著藝術產業(yè)將大步向前發(fā)展。 面對新形勢,當下很多藝術...
-
-
社區(qū)美術館的人民性
社區(qū)美術館作為現(xiàn)代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建構所在地區(qū)的社區(qū)意識,傳遞社區(qū)生活新方式,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民眾的審美素養(yǎng)。社區(qū)美術館的發(fā)展本質是與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同時契合《上海市城市...
-
-
美術館商業(yè)化與商業(yè)“美術館”
本文從經濟行為的視角,總結近年來美術館商業(yè)化的路徑與特點,分析商業(yè)美術館的利與弊,探討美術館在經濟行為活動中的可為與不可為。 文化產業(yè)無疑是當下最火爆的行業(yè)之一,但它的發(fā)展趨勢還沒有到達頂峰,美術館業(yè)也不例外。之所以有這樣的論斷,最重要的依...
-
滬上美術館微信視頻號不完全評析
“無墻美術館”的構想借助互聯(lián)網短視頻再次得到了一個更新發(fā)展的機遇。本文以微信視頻號來評析美術館在短視頻直播領域的現(xiàn)狀及成因。本次調查,筆者選取了上海幾家具有代表性的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龍美術館、浦東美術館、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寶龍美術館...
-
-
從吶喊的力量到靜謐的慰藉
2020年,愛德華·蒙克與他舉世聞名的《吶喊》亮相上海久事美術館。9月的外灘,當載滿作品的恒溫恒濕運輸車抵達美術館時,展覽團隊的伙伴們都已忘卻了幾個月來的艱難與辛苦,在初秋深夜裹挾著凜冽感的江風中,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因為,在場的每...
-
堅韌的堅守——疫情下的舞臺藝術
這幾年,舞臺藝術經歷了極其困難的時期。從業(yè)者在充滿不安和變數中,苦苦支撐著。但危與機總是相伴而行,或許正是困境激發(fā)了大家直面疫情、渡過難關的智慧與勇氣。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對400家藝術院團進行抽樣統(tǒng)計,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背景下,共演出...
-
在疫情中回望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跳出才能感知
我們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看到了被標簽的文化以一種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回歸,以舞喚醒的是肉體的感知,也是具體的、世俗的、有溫度的人性。 2022年4月,疫情再臨,出于防疫需要,上海歌舞團制作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定四月在上海的演出被取消。而...
-
心態(tài)、形態(tài)與生態(tài)——從相聲劇《依然美麗》的熱演談起
一部受到觀眾真心喜歡的舞臺劇作品的出現(xiàn)一般不是出于偶然,往往是在創(chuàng)作主體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審美客體的多重作用下獲得的。從創(chuàng)作心態(tài)、藝術形態(tài)和創(chuàng)演生態(tài)而言似乎缺一不可。 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浮與沉、閉與放 長期以來,曲藝創(chuàng)作人員因被各類電視媒體及喜劇欄目吸引...
-
-
越劇《海上光啟》:地域人物歷史劇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化闡釋與書寫
越劇《海上光啟》是一部以上海著名歷史人物徐光啟為主人公的新編歷史劇,筆者作為編劇在創(chuàng)作此劇的兩年多的過程中,思索當下新編戲曲歷史劇創(chuàng)作的走向,衡量利弊,反思得失,不僅嘗試讓越劇《海上光啟》呈現(xiàn)出新穎的面貌,更希望梳理戲曲歷史劇在多元化文藝環(huán)...
-
-
文學作品舞臺化探索與創(chuàng)新——論王亞彬舞劇《青衣》的舞臺呈現(xiàn)
近年來,舞劇有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由畢飛宇小說《青衣》改編的同名舞劇獲得了很好的口碑,成為匹茲堡國際首演藝術節(jié)最佳巡演舞作。《青衣》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但畢竟國際知名度有限;王亞彬通過當代舞的語言向世界呈現(xiàn)出這個可歌可泣的中國故事,這也是本土作...
-
玩轉空間內外——《窒息》的情境處理
“我可以把任何一個空的空間,當作空的舞臺。一個人走過空的空間,另一個人看著,這就已經是戲了。”—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 英國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于2022年7月與世長辭。這位國際戲劇屆的巨匠給世界留下了諸多寶貴的藝術財富。他的著作《空的空間》...
言之
-
劇本殺的墻內墻外:一場未經排練的戲劇游戲
美國作家阿爾文在他的著作《未來的沖擊》中曾大膽斷言:“我們正在從一種‘腸胃經濟’轉向一種‘心理經濟’,因為腸胃需求的滿足畢竟是有限度的?!弊x圖時代里,物與物的快速更迭使人與物的持久性聯(lián)結被消解,取而代之的“短暫性”“臨時性”所帶來的一切生產...
-
戲劇的倒置——從劇本殺的風靡談起
你是一個剛剛“入坑”劇本殺游戲的玩家。在結束了一周工作之后,想給自己娛樂放松一下,于是通過線上平臺加入劇本殺“車隊”(指玩同一場劇本殺的一群玩家)并在下班后按時到達了劇本殺店。在“打本”之前,DM(Dungeon Master,指劇本殺中的...
-
上海演藝新業(yè)態(tài)——駐演與戲劇專賣店的興起
從不同歷史階段的演出業(yè)態(tài)來看,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演藝社團與演出空間的涌現(xiàn)、演出劇目的創(chuàng)新更迭,往往會帶來新的演藝現(xiàn)象與生態(tài)圈。困境之下,作為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業(yè)界人士也在尋求突破之旅。這兩年,上海出現(xiàn)了新的生態(tài)業(yè)態(tài),值得關注的是,營造新...
-
戲影交融,技藝生輝——評滕俊杰京劇電影
京劇與電影的淵源由來已久,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便是一部實在的京劇電影,這一史實,也從側面應證了京劇在我國的影響力以及影戲文化的厚植。而后者在20世紀曾一度影響我國電影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1979年,白景晟發(fā)表《丟掉戲劇拐杖》一文,公開向傳統(tǒng)戲...
-
《誤殺2》:商業(yè)類型片的新挑戰(zhàn)
《誤殺2》上映于2021年年末,票房共計11.2億。影片雖延續(xù)《誤殺》類型風格,卻打造了新的商業(yè)化IP。本文將其與電影《誤殺》《迫在眉梢》進行對比,對人物和敘事、視聽語言及故事內核做出評析,并探討當下中國商業(yè)類型片的發(fā)展方向。 非線性敘事中...
-
警務紀實紀錄片的內容生產及敘事特征
《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下稱《派出所的故事》)是由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廣播電視臺攜手合作,東方衛(wèi)視和嗶哩嗶哩聯(lián)合出品的15集全景式警務紀實紀錄片。該片立足上海,深植時代,記錄基層警務人員的工作實況,反映真實的警民關系,營造良好的法制環(huán)境...
-
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世界音樂季”十年觀察
“上海世界音樂季”經過12年的發(fā)展,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多元文化傳播和展示平臺?!吧虾J澜缫魳芳尽币粤暱倳涥P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為指導,以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對話,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fā)展”為目標,通過傳播豐...
-
宋慶齡與兒童戲劇
1900年宋慶齡女士時年7歲入上海中西女塾讀書。讀書期間她參加過童話劇的演出,在劇中扮演公主一角。她飾演的公主形象優(yōu)美、純真,受到觀眾的贊許。這是宋慶齡頭一回接觸兒童劇。當時她一定不會想到,若干年后,她竟會同兒童戲劇結下不解之緣。 宋慶齡作...
-
時代激蕩中的個體探索
本文梳理程十發(fā)20世紀50年代的藝術歷程,將其藝術語言的形成重置于時代語境之中,分析程十發(fā)在此期間多次藝術創(chuàng)作轉向的原因及影響。 20世紀50年代,人民藝術家程十發(fā)從而立邁向不惑,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時代巨變,以《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有據
-
資訊
將《道德經》視覺化—反者道之動 在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的支持下,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于9月15日揭幕展覽“反者道之動”。本次展覽是由藝術家Santiago Barrio山地和蛻山帶來的攝影書法聯(lián)展?!兜赖陆洝肥侵腥A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