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零工的人不談理想
他媽媽曾經(jīng)在工地上斷了手,但另一只手還很靈活。齊齊幫她找到一份在食堂打飯的工作,“那是極少數(shù)會招50歲以上工人的公司”。
今年27歲的齊齊幾乎沒在公司上過班。3月份過了一半,她給自己放了四天假,其他時候都在打包珠寶和衣服。活兒是在線上社交平臺找的,珠寶打包150元一天,衣服打包220元一天,“因為都是大牌”。
齊齊在中專念的是醫(yī)藥學專業(yè),“3+2”學制。畢業(yè)前,她已經(jīng)在食品藥品行業(yè)、傳媒、電商、銷售等行業(yè)都上過班,但每一樣都干不久。
與零工相比,齊齊在正式工作里感受到的負面能量是顯而易見的。她感覺自己長期蹲在一個圈子里,做銷售的時候,經(jīng)常白天開完會,晚上被要求總結這個會,深夜還要常常“應付”客戶和領導,“我的人生就是無窮盡的應付”。挨到月底,到手的工資3000出頭,并沒有每個月出去打20天零工賺得多。
2019年,齊齊的媽媽查出宮頸癌晚期。為了照顧母親,齊齊休學了一段時間。母親去世后,她沒再回到學校。后來找工作的時候,由于沒有學歷證明,很多單位都將她拒于門外。
沒多久,疫情暴發(fā)了。齊齊就算想找全職工作,也在一段時間內變成不可能。
她不斷瀏覽網(wǎng)上的招聘信息,發(fā)現(xiàn)很多大公司都“奄奄一息”,“我感覺不是那些公司不要我,而是這個大環(huán)境暫時不要它們了”。
但齊齊緊接著發(fā)現(xiàn),在那個特殊時期,“很多全職工作都停了,很多兼職卻居然還活躍著”。一些店鋪關門了,一條不足500米的商業(yè)街卻涌現(xiàn)了20多個擺攤的當鋪,需要人兼職買東西。
此外,還需要幫人送藥的騎手、藥店分發(fā)收購員、接待排隊買口罩的專員。藥物分發(fā)師還不是任何人都能去做,“至少要有點醫(yī)藥知識”,很適合醫(yī)藥專業(yè)畢業(yè)的齊齊。
兼職的種類甚至相較以前變多了。有些地方需要疏散人群,有些工廠停工后,也需要暫時頂?shù)蒙先サ娜?,“需要不怕死的人”,齊齊這么理解那些招聘的要求。

她還做過一家外資倉庫的日結兼職,負責給產(chǎn)品打包、拍照、入庫,一天400塊。她也去過一些加工廠,防護服全副武裝,為避免潛伏期,同一個人每工作兩天必須間隔一天。
當時,齊齊能拿到手的時薪一度達到30多元,而現(xiàn)在,同一個工廠的同一份工作,時薪約在十五六元左右。如今能在零工招聘平臺上找到的大部分非體力或輕體力日結,時薪也約在15至19元區(qū)間。
華華在工廠見過各種各樣的人。有與家里不合的單親媽媽,有被男友騙走全部積蓄的女孩,為了還債來打工。也有失信人、有案底的人,找不到正式工,只能到處打零工。還有一些有正式工作,但工資抵不了開支,只好下班后額外打工賺錢。
齊齊只在那兒做了4天,就賺下了“足以買下一兩個月口罩”的錢。
約從2022年開始,齊齊感覺自己能找到的零工越來越多,化妝品廠、蔬菜分揀,她都干過。但最常見的還是擺攤。擺攤賣小吃、奶茶、香腸之類的,每天干10個小時,130元錢。
其實齊齊16歲就在手機店干過兼職,滿打滿算已經(jīng)有差不多10年的零工經(jīng)驗。幼年父母離異,母親去世后,齊齊現(xiàn)在的生存壓力,相較于不少人都輕很多:一人一貓,“因為我也不是很想買樓買車的人”。她現(xiàn)在最大的工作動力,不是職場人掛在嘴邊的晉升和夢想,而是“錢進賬的一瞬間”。
社會窗臺上的人
線下的零工招聘,在適用行業(yè)、人群及時空等方面終究受限,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與新興業(yè)態(tài)的出現(xiàn),零工市場不再必然依賴集市或協(xié)會來匹配。一些線上零工平臺、小程序,扮演著甲乙方相互接洽的橋梁。
網(wǎng)絡上,諸如“找零工”小程序或APP平臺發(fā)布的招聘信息,大多都是提前一天發(fā)布的,不會提前超過兩天。這意味著求職者必須保證自己第二天空出來,隨時準備讓第二天的自己變成宴會服務生、新店捧場的客人或送餐員。
一方面,這是零工行業(yè)的拓展與細分。工廠和工地之外,越來越多服務業(yè)進入靈活用工狀態(tài),比如線上輔導、刷單、游戲陪練等,都在“零工化”。
另一方面,隨著網(wǎng)絡越來越深入地參與零工經(jīng)濟,從業(yè)群體也越來越年輕化。
齊齊曾在長隆酒店做兼職,酒店為零時工提供宿舍,12個人一間,齊齊所在的宿舍里,超過25歲的只有兩人。她還遇到一個做客房的男生,對方碩士畢業(yè),“每天對客人點頭哈腰”。齊齊不知道他為什么讀了碩士還要來做服務生,或許他是來做調研的。
做零工第四年,齊齊遇到過各式各樣的人,也遇到過各式來找自己求助的人。
齊齊遇到過一個中年人,對方懇求她幫自己63歲的媽媽找工作。媽媽在家待不住,喜歡亂跑,撿垃圾回家。
齊齊幫阿姨問了幾十個單位,最后問到一個折內褲的單位看似合適,最終也因為年齡問題拒絕了阿姨。對方害怕60歲以上的老人會有味道,“萬一還有點什么風油精味道沾上去”。
曾經(jīng)還有個和齊齊年齡相仿的男生找到她,想拜托她幫自己50多歲的媽媽找份兼職。他媽媽曾經(jīng)在工地上斷了手,但另一只手還很靈活。齊齊幫她找到一份在食堂打飯的工作,“那是極少數(shù)會招50歲以上工人的公司”。
齊齊接觸過這么多零工,“很少有公司找45歲以上的”,這點似乎和公司全職員工差不多。
今年52歲的華華大半輩子在國企做廚師,50歲那年退休后,日子忽然清閑下來,唯一的女兒上大學去了,“更年期還晚上睡不著”,于是開始做日結兼職,最常做的是珠寶打包,一場夜班下來,主要為了打發(fā)時間。
- 始終把民營企業(yè)家當自己人...
- 買聽花酒,蠢富背后的文化邏輯...
- 兩種帝國主義,大不相同...
- 一群豺狼虎豹讓TikTok變得...
- 公共監(jiān)督和“家丑不可外揚”不矛...
- 非洲的“氣候噩夢”...
- 算法想象的平臺參與及情感網(wǎng)絡—...
- 聲音...
- 后窗...
- 來信...
- 歐洲還能扛多久?...
- 跳海,超越悖論...
- 張家界,擠滿韓國人...
- 民間的韌性...
- 打零工的人不談理想...
- 闖棠下...
- 湘南大山里的養(yǎng)豬哲學...
- 網(wǎng)約車司機的重疊人生...
- 黃妹芳,人生下一次...
- 干物流的,卷人已到盡頭...
- 讓改變發(fā)生...
- 流動與分化之下,基層治理的挑戰(zhàn)...
- 新規(guī)后,“快遞員承擔了所有”...
- “00后”擁入網(wǎng)文江湖...
- 應對周期,收縮還是擴張?...
- 香港樓市,撤辣滾燙...
- ChatGPT導致能源危機?...
- 還有什么能攔住特朗普?...
- 普京連任與俄烏沖突的走向...
- 總統(tǒng)遇害第四年,海地危如累卵...
- 印度,女性驚惶...
- 舞臺劇女王焦媛,自虐與治愈...
- “取消自動續(xù)費”提上議程...
- 自由貿(mào)易的兩張面孔...
- 基督教民族主義的幽靈...
- 區(qū)塊鏈又要火起來?...
- 金庸百年,江湖不老...
- 被社會毒打后,她孤身闖進紅樓夢...
- 中國人當然不缺創(chuàng)新精神...
- Sora與世界模型...
- 西方政治將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