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黃梅調電影與粵劇電影的比較研究(1955—1977)
摘 要:香港的戲曲電影主要是黃梅調電影和粵劇電影,而1955-1977年正是這兩類劇種的電影從繁榮走向衰落的時期。自1957年李翰祥拍攝《貂蟬》,邵氏和電懋等公司掀起拍攝黃梅調電影的高潮,至最后一部黃梅調電影--1977年的《金玉良緣紅樓夢》,香港20年間拍攝了五十余部黃梅調電影。而粵劇電影從香港電影誕生就伴隨著香港電影的發(fā)展,從1913年的《莊子試妻》開始,近百年來已經(jīng)拍攝了千余部粵劇電影。(剩余7533字)
目錄
- 人民性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生命線...
- 點亮“文化名片” 引領“守正創(chuàng)...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 范文正公...
- 昆劇《范文正公》的“史識”與“...
- 人與人物之間...
- 論1980年代農村題材話劇敘事...
- 論田納西·威廉斯造型...
- 論《風姿花傳》與《閑情偶寄》中...
- 在希望生長的季節(jié)里塵埃落定...
- 《流浪地球2》:敘事增殖、意義...
- 《深海》:工業(yè)美學視閾下的美學...
- 《無名》:諜戰(zhàn)片的作者氣質與商...
- 電影《滿江紅》:成也是疑,敗也...
- 蘇區(qū)干部好作風...
- 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
- 香港黃梅調電影與粵劇電影的比較...
- 電視劇《人世間》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
- 接受美學視域下藏語電影新發(fā)展...
- 以舞臺藝術精品 寫時代篇章...
- 手工規(guī)則與實驗之道...
- 淺談巖彩畫專業(yè)課程的建設思路...
- “憂郁典雅”的維納斯...
- 2022年第36屆田漢戲劇獎評...
- 山止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