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國學”理論建構中的語言學維度
摘要:王富仁的“新國學”理論十分重視民族語言在民族學術整體構成中具有的重要作用,特別注意把語言流通功能的發(fā)揮與國家功能的發(fā)揮聯(lián)系在一起,把“民族語言”和“國家”視為“新國學”的兩個“構成性因素”。這兩個構成性因素昭示了民族語言的獨立性,同時也說明了“學術”概念的內(nèi)涵大于“國家”概念的內(nèi)含。在受到科技加持的語言類型化發(fā)展大趨勢中,王富仁認為唯有文學藝術和學術研究能夠完整地、確切地實現(xiàn)語言流通的本質(zhì)功能,阻斷語言類型化所帶來的語言生態(tài)的異化與惡化。(剩余14720字)
-
-
- 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評論
- 2025年01期
目錄
- 文明互鑒作為建構與強化文化自信...
- 論“新國學”理論建構中的語言學...
- 歷史化與再出發(fā):由新世紀海外華...
- 華文文學理論建構暨學科潛質(zhì)...
- 從中國故事到中國敘事...
- “擺渡”的場景:新世紀海外華文...
- 批評的“矛盾論”與文學政治批評...
- “今日方知我是我”:論鮑十小說...
- 異鄉(xiāng)人,請帶上你的烏托邦...
- 他以文學定義“潮汕”...
- 講故事與寫小說(創(chuàng)作談)...
- 世界意識與世界書寫...
- 浩渺的宇宙:張棗詩歌的空間意識...
- 情境敘事、欲望象征以及“浮士德...
- 靜默的回響...
- 小說家的建筑史詩...
- 在“大灣區(qū)”建設背景下對粵東西...
- 論《文藝季》(1962—196...
- 表意摹仿及其理論意義...
- 摹仿敘事學與新世紀中國敘事學新...
- 小說家的秘密工作...
-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