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戲曲與乾隆時期的中英關系
英使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訪華的事跡,正史及清宮上諭檔等文獻中多有記載。英使訪華期間,作為賓禮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團曾在熱河行宮觀看了傀儡戲,后又受邀與乾隆帝一起觀看了專為其來華改編搬演的戲曲《四海升平》及傀儡戲。使團返英之后,英國使者的形象還曾出現(xiàn)在乾隆安殿本《萬國來朝》和無朝年承應戲本《虹橋現(xiàn)大海》中。(剩余8212字)
試讀結束
目錄
- 淺談禮制的起源...
- 《封禪文》的創(chuàng)作糾結與政治寓意...
- 清朝刑科題本里的虎名及其他...
- 道光開封水患與晚清社會...
- 宮廷戲曲與乾隆時期的中英關系...
- 攝影術在晚清的傳播...
- 《左傳》中的稽首禮...
- 社會變遷下的壺關秧歌唱詞文本...
- 簡述湖南花炮民俗變遷...
- 甘肅南部女娶男嫁婚俗考察...
- 《如夢錄》中的開封歲時節(jié)俗...
- 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遣策的解讀...
- “白金三品”所見漢代貨幣中外交...
- 川渝地區(qū)清代墓碑建筑的“門戶之...
- “委曲”訴衷腸:唐宋人的誡子書...
- 吳大澂與《林屋山民送米圖》...
- 二里頭陶尊“刻畫符號”與夏代紀...
- 元代火葬風俗的兩個特別現(xiàn)象...
- 中州大鼓現(xiàn)狀調查...
- 禮俗互動中的煙臺漁燈節(jié)...
- 《中國近代慈善義演研究》序...
- 音樂教育家楊仲子的金石情思...
- 北宋睢陽王氏始遷祖名諱考...
- 祝融八姓的流變及其與晉南的關系...
- 新化劉氏始遷祖仕履及落籍茅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