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元人散曲中的“黃冠體”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道情藝術源流研究” (批準號:22AZW012)成果
明初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元人散曲分為“樂府體一十五家”,即丹丘體、宗匠體、黃冠體、承安體、盛元體、江東體、西江體、東吳體、淮南體、玉堂體、草堂體、楚江體、香奩體、騷人體、俳優(yōu)體,并在“黃冠體”下注云:“神游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剩余13331字)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道情藝術源流研究” (批準號:22AZW012)成果
明初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元人散曲分為“樂府體一十五家”,即丹丘體、宗匠體、黃冠體、承安體、盛元體、江東體、西江體、東吳體、淮南體、玉堂體、草堂體、楚江體、香奩體、騷人體、俳優(yōu)體,并在“黃冠體”下注云:“神游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剩余133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