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泰山神靈的崇祀狀況與形象寄托
摘要: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多次寫到泰山及泰山神靈,在他筆下,泰山已經(jīng)超越了傳統(tǒng)的地理空間概念和政治化象征,成一種神祇居住的場所和民間信仰的文化場域。同時,蒲松齡又以泰山神靈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理性思考。具體來說,一方面他借東岳大帝公正威嚴的形象表達了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期待心理;另一方面,他通過對碧霞元君的反向塑造表達了對民間狂熱香祀活動的疑慮。(剩余10461字)
試讀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