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張棗詩歌中悖論的建構(gòu)及美學反思
摘 要:張棗詩歌的語言體現(xiàn)了“輕甜”“圓潤”“婉轉(zhuǎn)”的特點,同時又聚焦于悖論的表達,即言說的悖論。通過詞與物的關系、語言與存在的關系、“生與死”的問題、中西反思和對中西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汲取,他完成了悖論內(nèi)涵的建構(gòu)和美學特質(zhì)的體現(xiàn)。他主動選擇“元詩”這一詩歌形態(tài),放棄對明晰意義的追求,通過一個隱喻的語言花園,來達到叩問蒼穹、克服言說危機的目的。(剩余11281字)
試讀結(jié)束
目錄
- “《新修增訂注釋全唐詩》出版發(fā)...
- 《新修增訂注釋全唐詩》修訂說明...
- 一部殫精竭慮、通力合作的大書...
- 用心血凝成的巨型工具書...
- 《新修增訂注釋全唐詩》的重要學...
- 《新修增訂注釋全唐詩》的審稿制...
- “十里洋場”——晚清上海文人城...
- 馬華作家金枝芒:救亡、本土化與...
- 民初邊緣文人群體的興起...
- 左推右抱與思想認同:論陳銓的歷...
- 互文性·抒情性...
- 論張棗詩歌中悖論的建構(gòu)及美學反...
- 意識流小說的時間性何為?...
- 承認關系的建構(gòu)及其限度...
- 身體、力量與閾限:米歇爾...
- “永恒輪回”與歷史認知...
- 成為“無告之民”...
- 顛覆與重構(gòu)之間的歷史:《理水》...
- 戰(zhàn)時沈從文雜文的經(jīng)世致用之思...
- “說”與“被說”的易位與主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