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之意:霍克希爾德的“家庭三部曲”
如果C. W. 米爾斯還身著皮衣腳踩摩托馳騁在哥大校園,他應該會樂見阿莉·霍克希爾德獻出的“社會學的想象力”。當社會學愈發(fā)擁抱結構、遠離個人之時,霍克希爾德將情感置于社會學分析的核心——情感是人類行動的重要動力,也是社會科學管窺個體深層立場和社會運作的重要途徑。透過情感的棱鏡,她捕捉到后工業(yè)時代勞動性質的轉變,解讀了美國右翼政治的興起,也重新審視著家庭內外的糾葛。(剩余6935字)
目錄
- 從神話看文化外緣性...
- 日本的“古今中西”問題...
- “赤腳醫(yī)生”:公共歷史與私人記...
- 毛晉的精神世界...
- 假作真時:養(yǎng)子、把兄弟及其他...
- 現代劇場與傳統戲曲...
- “明皇幸蜀”與政治可見性...
- 從“名著”到“經典”:指稱改變...
- 追懷東北現代文學史料拓荒者岡田...
- 我們要建立什么樣的市場經濟體制...
- 特朗普2.0時代全球公司治理政...
- 生死之間的人類尊嚴 著譯者言...
- 私人生活之意:霍克希爾德的“家...
- 正當法律程序:一段復調的歷史...
- 闡釋政治哲學與中國政治...
- 通往尊嚴之路...
- 秦用水德說:一個不可信的歷史故...
- 從帝國到帝國主義...
- 談孝...
- 《 非“孝”》的背后...
- 從“荒原”到“大邊疆”...
- 仙境號角”:托爾金的戰(zhàn)時詩篇...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辨誤一則...
- 何謂“勿以夾刺”?...
- 劉宋御府的“二王”書跡...
- 陳寅恪解“口中珠”疏...
- 漫畫...
- 顧頡剛與崔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