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誰知盤中餐:華萊士、白蘭瓜與食物政治經(jīng)濟學
二0二四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廣受關注,被一些評論家認為是決定美國新“冷戰(zhàn)”時代方向的標志性事件。除了全國廢奴的林肯、開展新政的羅斯福,美國歷史上這樣的關鍵性選舉并不多。不過,在一九四八年,“冷戰(zhàn)”大幕拉開之時的美國也有過一場總統(tǒng)選舉。這次選舉沒有什么戲劇性,醉心“冷戰(zhàn)”的杜魯門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當時有一位頗為特別的競爭者,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冷戰(zhàn)”,主張與社會主義國家和平共處,曾一度被認為是共產(chǎn)主義同路人,還得到了包括愛因斯坦、凱瑟琳·赫本這樣的科學和文藝界人士的支持。(剩余5636字)
試讀結束
目錄
- 如今誰知盤中餐:華萊士、白蘭瓜...
- 貧窮的負面化...
- 從“天下”到“世界”:重審列文...
- 奧斯曼的“大航海時代”...
- 詩性智慧:一把解開“新科學”的...
- 丸山真男的“祛魅”...
- 斷橋殘雪為什么美?...
- 談羅洪先...
- “回首前塵豈勝悵惘”...
- 檔案館里的音樂愛好者...
- 處方瀑布:銀發(fā)世代的病與藥...
- 父權與賦權之外...
- 戰(zhàn)爭是否不可避免?...
- 從防御到預防:一九一四年的“夢...
- 和平主義”及防止戰(zhàn)爭的學問...
- 玩印探情...
- 記憶的真相、利益和濫用...
- 王瑤《李白》七十年...
- 思考苦難的史學意義...
- “ 人類世”和全球環(huán)境治理的新...
- 一個星球,多重世界...
- 一咬入魂:西德尼·甘...
- “ 世界”的郵戳:晚清手繪明信...
- “遵養(yǎng)時晦”辯...
- 獨樹祭...
- “張芝變?yōu)榻癫荨敝f...
- 傅斯年遺札里的一個外國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