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寫作與當代文學史的重寫路徑
在當下多元共生的文化生產(chǎn)語境中,關于地方文學和地方寫作的討論讓文學中的地方性問題一枝獨秀,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以廣東為例,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于2016年提出“粵派批評”的概念,隨后由廣東人民出版社正式啟動“粵派批評叢書”的編輯和出版工作;2018年的《花城》筆會上,楊慶祥、陳培浩等青年批評家醞釀了“新南方寫作”概念,這一概念在《當代作家評論》《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評論》《南方文壇》《廣州文藝》等期刊的推動下,迅速發(fā)酵為一個現(xiàn)象級的文學事件;2023年,多卷本《廣東文學通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同時又產(chǎn)生了“灣區(qū)批評”的概念。(剩余9572字)
目錄
- 在時代十字路口的中國科幻寫作...
- “新世紀文學的經(jīng)典化”:路徑與...
- 地方寫作與當代文學史的重寫路徑...
- “經(jīng)典確認”和新世紀文學史書寫...
- 作為考察新世紀城市文學的倫理敘...
- “活法”與“寫法”:新世紀城市...
- “小說家言”有大道存焉...
- 淺談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不可靠”敘事...
- 小說觀念的“古”"今...
- 自然,天然,天意...
- 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年譜編撰的問題及...
- 作家批評與作家創(chuàng)作的同構性與互...
- 汨羅江畔的一個夜晚...
- “尋根”視域遮蔽下的視角位移...
- 重塑“中國”想象:1980年代...
- 新媒介時代文藝大眾化的傳統(tǒng)、新...
- 在分眾化時代建構共同體...
- 媒介轉型中的文學與文學大眾化...
- 場景、行動域與意義表征...
- “文俠小說”的開拓與俠義傳統(tǒng)的...
- 文化傳承視域中的《聽漏》及其敘...
- “十七年”文藝生產(chǎn)傳播的地方性...
- “十七年”小說的跨媒介傳播與社...
- 那心中的草原是神性的草原...
- 番客書寫與早期“海外中國”建構...
- 寫“弱者”的小說...
- “自我之歌”...
- 圖像學視角下的地域敘事方法...
- 《白鹿原》與1990年代神秘主...
- 在變與不變之間:新媒介時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