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交流、交融:莫高窟吐蕃時期壁畫圖像分析
唐建中二年(781)吐蕃取沙州(州治在敦煌),將河隴、西域一帶納入吐蕃管轄。至大中五年(851),張議潮趁其內亂,恢復了唐王朝在以上地區(qū)的統(tǒng)治。咸通七年(866),本土內亂加劇,吐蕃撤出西域。至此,吐蕃占領敦煌近70年。因吐蕃人崇尚佛教,統(tǒng)治期間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營建莫高窟,共計有50余所洞窟,這些洞窟中留有吐蕃繪畫遺跡,為研究莫高窟吐蕃時期壁畫提供了可靠的圖像學資料。(剩余3561字)
目錄
- 靜默的革新與精神的遠征...
- 重“道”重“器” 內“潛”外“...
- 吉已到——中國畫學會賀歲展...
- 明清繪畫中的長壽形象研究...
- 中國人物畫風格技法演變...
- 隱逸的書寫...
- 從石濤到蒙德里安:吳冠中《都市...
- “野怪亂黑 ”...
- 天一閣藏《張蒼水畫像卷》及其復...
- 元代墨竹畫家顧安淺析兼談其生平...
- 畫法始從梁楷變...
- 真放本精微...
- 真實的力量...
- 傳統(tǒng)繪畫中的“線質”基因,對當...
- 明清之際山水畫的地域性與畫家身...
- 在20世紀視域下的青綠山水變革...
- 好著丹青圖畫取...
- 寫生就是創(chuàng)作...
- 陳淳書法與繪畫中“寫意”技法的...
- 莫高窟第196窟彌勒經(jīng)變中的“...
- 交往、交流、交融:莫高窟吐蕃時...
- 魏晉南北朝人物畫論和山水畫論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