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舊京“流行歌曲”
- 書的前面傅先生撰有總說,介紹了子弟書的起源、演變,內(nèi)容取材來源于明清通俗小說、元明清雜劇與傳奇和北京社會習(xí)俗諸方面。我藏有《子弟書總目》1954年初版。
元尚 -
- 論《牡丹亭》改本的得失
- 臧懋循的傳世作品中沒有雜劇與傳奇。馮 夢龍創(chuàng)作的傳奇作品,傳世的只有《雙雄記》 《萬事足》兩種,均是較為一般的作品。
王星宇 -
- “愛以閑談而消永晝”?
- 都不表現(xiàn)自己時代的生活,而是改寫于神話或史詩;元人王實(shí)甫的《西廂記》雜劇是改寫了唐代詩人元稹的《會真記》傳奇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diào)》;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兩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都一再被后人的雜劇與傳奇改寫
呂效平 -
- 20世紀(jì)20年代以來《六十種曲》研究綜述
- 馬衍的文章《對王實(shí)甫〈西廂記〉藝術(shù)體制的重新認(rèn)識——兼論〈六十種曲〉的編選體例》側(cè)重以一部重要作品的體制變革,揭示元雜劇與傳奇之間的關(guān)系。
黃文 -
- 語文學(xué)的建構(gòu)
- 比如詩歌方面,有詩經(jīng)、楚辭、漢魏六朝詩、唐詩、宋詞、元曲等,散文方面有諸子散文、歷史散文、辭賦駢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小說方面有白話小說(話本與擬話本)、文言小說(傳奇與筆記體)、章回小說等,戲曲方面主要是雜劇與傳奇
吳永福 -
- 論關(guān)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于陜西精神涵育的價值與意義
- “據(jù)《初考》一書所載,秦腔劇目故事主要出于歷代正史,說部演義和小說、筆記小說、說唱文學(xué)、民間故事及唐、宋、元、明、清的雜劇與傳奇。全書所編傳統(tǒng)劇目858個有故事出處,占總數(shù)的60%以上。”
錢海婷 -
- 金后“院本”流變考
- 通過系列考辨,院本在元明之際已具備成熟戲曲之要素,所以古典戲曲除了“雜劇”與“傳奇”外,理應(yīng)有“院本”的一席之地。
張華宇 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