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
京華荷韻
北京的夏天,總帶著幾分熾烈。然而,當你邂逅那一池池荷花,燥熱便瞬間被清涼與詩意取代。在這座古老又現(xiàn)代的城市里,荷花以其獨特的風姿,訴說著別樣的故事。 頤和園的昆明湖,是賞荷的絕佳去處。漫步湖畔,遠處萬壽山巍峨聳立,佛香閣飛檐翹角,近處荷葉田...
北京影像
-
我們的抗戰(zhàn)
這些老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們?nèi)绱似胀?,普通得走在大街上,和我們面對面地走過,我們都注意不到他們。這些人又是如此的不平凡,在他們?nèi)諠u衰老的容顏下面,在他們輕松的語態(tài)和平靜的神情中,娓娓道出的,是半個多世紀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這段歷史,已經(jīng)...
刊首薦讀
-
烽火歲月
編者按 80年前,中華民族以血肉之軀筑起新的長城,贏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
-
北京抗日英雄譜
在北京的抗戰(zhàn)中,不計其數(shù)的北京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衛(wèi)國戰(zhàn)爭之中,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們有的人留下了姓名,有的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更是不多。我尋找著北京的抗日英雄,無論是有名的還是無名的,我想我們后人都應該銘記前輩...
-
工兵流汗克松山
《工兵流汗克松山》 這篇發(fā)表于香港一家報紙名為《工兵流汗克松山》的文章講述的是一位抗戰(zhàn)老兵鮑直才在抗戰(zhàn)期間的親身經(jīng)歷。文章刊出后,被一直研究抗戰(zhàn)的軍事專家于戈發(fā)現(xiàn)。后通過鮑直才的侄子,才知道當年挖坑道的老英雄如今已經(jīng)在北京定居了。于戈火速登...
-
妙峰山腳下的平西情報聯(lián)絡站
妙峰山位于京西門頭溝域內(nèi),以“古剎、奇松、怪石、溶洞”而聞名。妙峰山腳下有個坐北朝南的小小四合院,拾級而上推開院門,迎面就是一組巨型銅制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畫著情報人員當年秘密發(fā)送電波、喬裝臥底、運送物資等情景,浮雕的上端,“勝似雄兵十萬”六...
-
那年,通州東大街響起抗日的槍聲
通州東大街在歷史上曾經(jīng)是大運河北端的商貿(mào)重地。在這條大街的中部,有個坐北朝南的“東大街旅館”,它最早是明朝軍隊通州衛(wèi)署及衛(wèi)所的指揮機關(guān)。清朝時,在這里設(shè)置了提督衙門,統(tǒng)領(lǐng)拱衛(wèi)京師的軍隊,由此成為百姓口中的“老衙門”。通州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在這里...
-
營救美國飛行員
題記 這是發(fā)生在冀東西部抗日根據(jù)地轟動一時的大事件,我抗日軍民殊死營救美國飛行員,書寫了一段以血與火鍛造的中美人民友誼的壯美篇章。 作者沒有文學虛構(gòu),也沒有藝術(shù)夸張,僅以一些當事人或旁觀者所見所聞、當時報紙所記以及現(xiàn)存的實物,真實記述了這個...
-
“紅藍箍”:跨越時空的抗日精神
要說這“紅藍箍”啊,那可是抗戰(zhàn)年月里響當當?shù)囊粋€標志,背后藏著一段了不起的歷史。 1937 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到處是戰(zhàn)火紛飛,老百姓苦不堪言。就在這民族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流亡在北平的東北抗日義勇軍里,高鵬、紀亭榭這些熱血漢子在中共中央北方...
-
經(jīng)歷抗戰(zhàn)勝利之夜的黃埔老人
我敬仰的黃埔前輩,我們原宣武區(qū)作家協(xié)會的作家,同時也是北京黃埔軍校同學會知名的作家、詩人孫寶禮老先生離開我已經(jīng)十年多了,無論在北京黃埔同學會還是原宣武區(qū)作家圈子里,他都是一位受到特別尊敬的老人。他不僅文筆很好,而且經(jīng)常不顧80多歲的高齡,積...
-
京西“一元春”:藥香深處的抗日春秋
在北京門頭溝青白口村的阡陌巷陌間,一元春藥鋪宛如一冊塵封的線裝古籍,青磚灰瓦間浸著歲月的包漿。若單看那斑駁的磚墻、褪色的匾額,大抵會當作尋常舊宅,但誰能想到這貌不驚人的處所,竟藏著一段驚心動魄的革命傳奇,恰似陳釀的老酒,啟封時滿是滾燙的故事...
-
來自梨園的抗戰(zhàn)吶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利欲熏心,悍然發(fā)動一場侵華戰(zhàn)爭,這既是日本軍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也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事變中,日軍炸毀南滿鐵路并嫁禍中國軍隊,借此侵占沈陽。隨后迅速占領(lǐng)東北三省,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quán),開始了對東北長達1...
-
中華魂與武士道的較量
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均發(fā)生在北京這座“學生之城”。五四前夜有“五三聚義”,一千多名高校學生代表云集北大三院,組成了“學聯(lián)”,制定了綱領(lǐng),起草了宣言。五四運動后,中國進入現(xiàn)代。“一二·九運動”遵照...
-
淪陷時期的混合面
1943年立秋剛過,清早起來,前門外大李紗帽胡同的老人掄起大掃帚,“唰啦、唰啦”劃拉著地上的槐葉和槐花,掃到胡同口時忽然聽見雞飛狗跳一陣喧嘩,打天壇方向跑過來好些日本兵。不同于街面上常見的鬼子,這些日本兵從頭到腳一身白,跟出殯似的,臉上還捂...
-
鐵蹄下的抗擊
當清晨的陽光掠過盧溝橋的石獅,當站在歷史瞭望塔的頂端,回望88年前那血火淬煉的抗戰(zhàn)歲月,我們不能忘記京城市民在日寇的鐵蹄下,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的救亡圖存。他們助力29軍在盧溝橋抗擊日寇,又冒死營救來不及轉(zhuǎn)移的家屬;在當時的石景山制鐵所,他們以...
-
京城東北角尋“人圈”
聽說過豬圈、羊圈,殊不知歷史上還有過人圈。顧名思義,“人圈”就是把人像豬羊一樣圈起來。它最初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東北,后來蔓延至華北,以防民眾與抗日武裝接觸,瓦解抗日力量。他們把老百姓趕出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逼迫其集體搬遷到他們指定好的...
-
京東的抗日報紙與兵工廠
平谷,山間大川,西北部一帶地形復雜,有利于八路軍游擊作戰(zhàn),也是平北抗日的大后方,因而留下了多處紅色遺跡。 南獨樂河鎮(zhèn)的北寨村是古時的營寨,有駐兵。向北是下轄的自然村叫福吉臥村。村子不大,有200多戶,700多人。在山谷小路間行走,兩旁樹木繁...
-
天壇里的“歷史見證”
眾所周知,天壇為皇帝“祭天”和“祈谷”之場所,但趨吉納祥的天壇里,竟發(fā)生過一些“國恥級”外辱事件。比如,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后燒殺搶掠,天壇就是重災區(qū)。時隔37年,日軍再次攻占北京。除了明火執(zhí)仗,日軍還在天壇里悄然寫下了一段不堪往事。...
-
長城上那些不可磨滅的印記
長城,作為中國古代的軍事筑壘奇跡與歷史文化遺產(chǎn),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在保障國家安全與和平發(fā)展的過程中,長城做出過重大貢獻,也做出了重大犧牲。在長城沿線,發(fā)生過太多的戰(zhàn)事,長城也飽受創(chuàng)傷,加之千百年來的自然侵蝕,形成了建筑風貌獨特、歷史內(nèi)涵充沛...
-
方寸頌歌:郵票上的抗日戰(zhàn)爭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軍事斗爭之外,文化戰(zhàn)線也充分發(fā)揮了作用,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斗志,促進和維護了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作為“國家名片”的郵票,也在方寸天地間展現(xiàn)著抗日戰(zhàn)爭的悲壯與輝煌,成為彌足珍貴的紀念。 抗戰(zhàn)時期的郵票 根據(jù)《中國郵票史》記載,從19...
-
煙標記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足跡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各地設(shè)計印制的煙標,上面記錄著一個個抗日英雄、一個個抗戰(zhàn)故事,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抗戰(zhàn)的縮影和寫照。 “九一八”牌煙標 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民族卷煙企業(yè)福昌卷煙公司以獨到的眼光,推出了兩個與抗日戰(zhàn)爭有關(guān)聯(lián)的卷煙品牌...
焦點
-
漢家陵闕 幽燕長歌
2025年5月18日,時值“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北京大葆臺遺址博物館經(jīng)過全面改建盛裝亮相。博物館原名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位于豐臺區(qū)黃土崗鄉(xiāng),為西漢晚期的兩座大型木槨墓,發(fā)掘于1974年。倆墓早年被盜,1號墓保存較好,2號墓因被盜嚴重,經(jīng)...
-
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場”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前門一帶的青云閣、勸業(yè)場、“首善第一樓”,以及王府井的東安市場,曾并稱為民國年間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場”。 青云閣 青云閣位于前門外觀音寺街(今大柵欄西街)。早年的青云閣平面呈轎子型布局,南北各伸出兩個像轎桿兒樣的狹長通...
-
從刑部題名碑解碼元大都“風云”
2004年秋,北京天安門城樓東觀禮臺后方的一處施工工地中,考古人員意外發(fā)掘出一件極具歷史價值的元代漢白玉石碑——通高2.25米、寬0.82米的《刑部題名第三之記》碑,出土地點西距紫禁城中軸線僅約百米,正位于元大都中書省核心區(qū)。此碑左下角斷裂...
-
隆福寺天宮藻井的涅槃新生
藻井是一種頂部呈穹隆狀的天花,它的獨特造型可以使頂部獲得最大空間,歷來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室內(nèi)較高規(guī)格的裝修手法,常見于皇宮或重要寺廟殿堂。中國古代大多是木構(gòu)建筑,因為木質(zhì)易燃,所以藻井取蓄水之意,又有壓勝的功用。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的展廳內(nèi),...
-
文人筆下的來今雨軒
數(shù)年前,我到報社聽李輝先生講座,他說退休后擬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籌辦紀念館,我當時頗感新鮮。后來,偶然讀到民國文人謝興堯所寫的《中山公園的茶座》,其中有這樣的描述:“的確,凡是到過北平的人,哪個不深刻地懷念中山公園的茶座呢?尤其久住北平的,差...
-
從明代田莊堡壘到京畿農(nóng)家小院
北京地區(qū)的古村落大都分布在西南山區(qū),尤以門頭溝、房山兩區(qū)保留最完好。平原地區(qū)由于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房屋更新速度也快,家里孩子結(jié)婚頭等大事就是蓋新房,因此想找到風貌原始的村子已非常困難。順義龍灣屯鎮(zhèn)焦莊戶是個個例,地道戰(zhàn)遺址使村子避免了大規(guī)模改建...
-
大紅門:從歷史走向未來
提起北京的城門,想必很多人都能說上那么一兩個,從德勝門到永定門,從西直門到東直門,從崇文門到宣武門,每個地段都能勾起老北京的一段回憶。與大名鼎鼎的內(nèi)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龍脈口四門以及宮城四門相比較,位于京南的南苑五門(分別是東紅門、...
-
北京西城的“史家胡同”
穿行于西城區(qū)的大街小巷,尋覓著那些昔日的紅色地標,重踏我們的革命前輩們所走過的路,或許會有種與他們隔空交流之感。這種交流,既是時間上的(相隔至少三四十年,多則百余年),也是空間上的(有些老建筑仍在,有些卻遁入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西城區(qū)域內(nèi)...
-
支點:盧溝橋
橋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車輛等通行的建筑物,它與一個朝代的興衰本無太大干系??山ǔ捎诮鹈鞑辏?192年)的盧溝橋卻有所不同,它的建設(shè),除了人們?nèi)粘K姷墓τ猛?,還有著金朝“支點”的意味。就是以它的支撐連接了中原地區(qū),托舉起整個金王朝...
-
清末地方官用標準斛
某日,我受到好友王館長的邀請,參加他的大運河民俗博物館開館慶典儀式。隆重的儀式結(jié)束后,大家開始很有興趣地參觀館藏的各種民俗老物件。根據(jù)王館長介紹:這是一座以大運河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總建筑面積大約700平方米,共計收藏各個時期的民俗老物...
-
一道圣旨的由來
在徐州圣旨博物館內(nèi),編號“396”,通長:365cm,通寬:31cm,取名“光緒三十一年陳懋鼎本身妻室三色絹本誥命”,靜靜地躺在展柜里,訴說著一個百多年前的故事。 1905年7月23日,京城驕陽似火,已是盛夏,居住在南城的人們,依舊還過著販...
古都
-
我和叢珊在片場的邂逅
一 那是在1996年早春的海南。海南的春天來得早,然而,初春的南國卻仍存著絲絲涼意。這天,窗外飄落著小雨,室內(nèi)的拍攝現(xiàn)場也讓人覺得冷冷的。叢珊披著一條薄被,蜷縮在一個角落里,鬧中取靜地在讀著劇本,準備著下一場戲。見到我這個“生人”,她微笑著...
-
《碟中諜》三十年的傳奇探尋
在巨大的激光IMAX銀幕上,所有人屏息凝視,目光追隨伊森·亨特奮力沖出潛艇的魚雷發(fā)射口。身后,是即將滑入海底深淵的“塞瓦斯托波爾號”;潛艇每向前滾動一步,仿佛就是定時炸彈拉響倒計時的信號——一個男人,沒有潛水服、沒有氧氣瓶,只有一...
-
音樂劇《日落大道》:星光沉沒時的永恒回響
舞臺上是一雙迷人的眼睛,這雙眼睛正來自音樂家莎拉·布萊曼。這是音樂劇《日落大道》開幕前的時刻。在隨后將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古典好萊塢的戲碼輪番上演,經(jīng)典的戲劇沖突橋段以歌劇的形式展現(xiàn)。落魄的編劇喬誤入坐落在“日落大道”上、過氣默...
-
回憶清史研究巨擘張寶章先生
驚悉我國研究清代盛時“三山五園”的旗手、著作等身的文史研究的大家、由海淀區(qū)政協(xié)原主席成功轉(zhuǎn)型的清史研究巨擘——張寶章先生仙逝,享年93歲。 我與寶章先生的交往,是在1995年北京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于燕山大酒店召開的一年一屆的年會上。見到崇敬的寶...
-
伊巴涅斯:一位小說家的世界旅行
維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ñez ,1867-1928)是西班牙小說家與革命家,關(guān)于其生平經(jīng)歷,不妨借用下文將要談到的美國福特(J.D.M.Ford)在《西班牙文...
-
紀事書單(2025年8月號)
《文起京華: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選》 徐則臣 等著 / 《北京文學》編輯部 編選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2025年7月版 內(nèi)容簡介:本書是《北京文學》“新北京作家群”欄目作品合集,收錄了徐則臣、孫睿、馬小淘、鄭在歡、劉汀、張?zhí)煲?、常小琥、杜梨?...
人文
-
親切的京味兒兒化音
我是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祖上是跟隨皇太極進京定居的。我和眾多的老北京人一樣,深受家庭的影響和老北京文化的熏陶,在語言和文字表達方面始終沒有離開京味兒兒化音。 老北京兒化音和清代前期北京滿族的語言使用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朝...
-
九旬老者演講記
2023年11月3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我93歲的第一天。當天,我正好趕上了一項多年不遇的活動——紫竹院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演講比賽。 我居住所在的“紫竹社區(qū)”建議我去參加街道的演講比賽,沒怎么猶豫我就答應了。因為我也想湊湊熱鬧,畢竟有...
-
我身邊的北京退伍老兵
海南的儋州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在我居住的碧海一家小區(qū)總共有將近600的住戶,除了小部分是當?shù)氐娜耍溆嗑莵碜詢?nèi)地,其中北京人占了絕大部分,我要介紹的這幾位退伍老兵就在他們當中。 大愛無疆的吳高謙 吳高謙是這些人當中年歲最大、軍齡最長,退役時軍...
-
-
古都掠影
永定河新首鋼大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