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
詩意中秋話團圓
中秋,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于我們的含義總是不同,它似乎更加飽含思念,也雋藏著更多的古韻和意象美。千百年來,人們拜月賞燈,慶豐祈福,團圓歡聚,在畫舫游廊上飲桂花酒奏樂高歌,在市坊間猜燈謎,逛集會……中秋節(jié)承載著人倫孝悌的血脈親情,寄托著國泰民...
重磅
-
-
喬爾·邁耶羅維茨:唯一拍攝“9·11 事件”的攝影師
喬爾·邁耶羅維茨,是一位美國街頭、肖像和風景攝影師。1962年,他開始從事彩色攝影,在彩色攝影遭到抵制的早期,堅持提倡使用彩色攝影。他的作品多收藏于國際攝影中心(ICP)、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MoMA)和芝加哥當代攝影博物館。 歸零之...
老照片
-
-
從田間到指尖:高粱秸稈手工藝的魅力之旅
高粱秸稈扎刻藝人趙潤生 秸稈扎刻工具 一束高粱稈能干什么?在中國北方農(nóng)村,高粱秸稈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村民們不是把秸稈當作牲畜飼料就是當作為柴火肥料,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兒”,在河北井陘手工藝人趙潤生的手里,卻能化腐朽...
-
-
歷史上真正的少林寺與武僧
天下功夫出少林 拳風陣陣勢縱橫 動靜參禪做修行 孔武有力,張弛有度,縱身躍起,化身旋風,落步如鋼釘,進步快如風。只一眼,便知是少林功夫。金庸先生在其武俠小說中也曾提到“天下武功出少林”。 最近,更是因為“最帥的少林武僧”秋風的突然離世,讓人...
-
-
《封禪儀記》:泰山游記的開山之作
《封禪儀記》,東漢馬第伯創(chuàng)作的散文,記錄了漢光武帝封禪泰山的經(jīng)過。雖早佚,但幸有東漢泰山太守應劭將其載錄于《漢官儀》中而流傳。宋代之后,應劭的《漢官儀》亦大部亡失,后人可睹者有南梁劉昭為《后漢書· 祭祀志》作注所存的《封禪儀記》。...
記憶
-
-
捕捉西遞古村建筑攝影之美
西遞村坐落于安徽省黟縣盆地的東北角、黃山南麓。西遞村原名西川,又稱西溪,均因水而得名。村中,前邊溪、后邊溪、金溪,多水平行,自北而南,匯合于村口,“不之東而之西”故稱西川。后因距村1.5 公里處徽州府為西古驛道,村中設有“古遞所”而改稱為西...
-
-
光線是攝影的靈魂
收獲的季節(jié) 高山流水 有人說:掌握了光線,就掌握了攝影的靈魂。沒有光,就沒有攝影。光之于攝影,如同氧氣對于生命———“多則醉,少則缺”。學會攝影,首先要學會掌握光線,以下幾條調(diào)節(jié)光線的法則,助你更加了解光線。 光源越寬闊,光線越柔和。 一個...
教程
-
-
秋日探秘吉林龍崗火山湖群
吉林龍崗火山群,位于長白山的西麓,跨越通化市輝南縣、靖宇縣和撫松縣,160多個火山錐體及數(shù)個火山口湖分布在龍崗山脈中段的茫茫林海中。大地織錦,秋意闌珊,形態(tài)各異的火山湖,碧波蕩漾,艷麗多姿,似顆顆明珠散落在崇山峻嶺,鑲嵌在五彩的自然畫幅里,...
-
-
踏著歷史足跡 邂逅荊州古城
古城門洞 時空交匯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碧拼娙死畎自凇对绨l(fā)白帝城》一詩中,所言的“江陵”,即現(xiàn)在的荊州。荊州,又稱江陵城,為上古九州之一,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和三國文化的繁衍勝地,今天依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南方保存...
目的地
-
-
泥塑兔子王:泉城記憶,匠心傳承
山東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泥塑兔子王代表性傳承人周秉生 泥塑兔子王 “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畫著點淺紅。”老舍在小說《四世同堂》中的這段描寫,指的便是當時風行濟南、北京兩地的泥塑兔子。...
-
-
德州扒雞:香飄三百多年的非遺美食
國家級非遺名吃德州扒雞 張慶永,德州扒雞制作技藝第十代傳承人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 扒雞、西瓜、金絲棗) 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傳說清康熙皇帝沿運河南巡時,品嘗德州五香脫骨扒雞后龍...
-
-
寧津雜技:揚名中外的千年絕技
寧津雜技·吊環(huán)表演 寧津雜技·轉(zhuǎn)碟表演 寧津雜技是流傳于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的傳統(tǒng)民間雜技藝術(shù),其特點是“驚、險、奇、美、新”,以質(zhì)樸粗獷、柔中有剛著稱。 2005 年,寧津雜技被認定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
非遺絕活兒
-
-
煙盒紙上的抗日就義信
文物介紹 在聊城市古城區(qū)紅星街東首,有一座抗日民族英雄金方昌烈士紀念館,在這個古樸的院子里,金方昌度過了16個年頭。如今,英雄已去,唯有一封寫在香煙盒紙背面上的就義信,向人們訴說著這位抗日烈士蕩氣回腸的英雄氣概。 跟隨兄長走上抗日道路 金方...
-
-
媽媽,把我獻給祖國吧!
文物介紹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18歲的孔邁懷著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與母親不辭而別,回國參加八路軍。對母親心懷愧疚的他,于1938年七七事變紀念日照了一張相,托人捎給遠在印尼的母親,照片背面寫著“媽媽,把我獻給祖國吧”,以表達思念及愧疚之情,他沒...
革命文物
-
-
光影世界等你來!
特等獎 哺育 攝影丨薛儒生 2024年“光影世界”的攝影月賽開始啦!拿起你的相機、手機,一起去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記錄美,傳播美,并把美好與快樂傳遞給每個人吧。所征集作品,題材不限,黑白皆可,但請勿過度后期。 每月18日截止,屆時會評出特等獎,...